>
>
【黄河民俗】除夕

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南中环街529号清控创新基地B座1608

电话: ‭186-3437-0215‬

电话: ‭185-3683-0215‬

E-mail: 3362757492@qq.com

黄河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黄河民俗】除夕

浏览量

【黄河民俗】除夕

 

 

过了祭灶节,再忙碌六七天,就到了农历腊月最后一天,此日从古代起习称为“除日”。“除”,指旧岁将尽,至此而终之意。因这天为“月穷岁尽之日”,故又称“除岁”,其夜称“除夕”或“除夜”。从翌日起,就是新的一年,所以作为辞旧迎新,一夜分两年的除夕,便显得格外重要,从而成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除夕与春节一样,其源头可上溯至夏、商、周三代。但我们今天意义上的除夕,与春节相同,是在汉武帝时才形成的。东汉时,“除夕”一词已经出现。

 

 

挂桃符是除夕风俗之一。桃树乃生长于黄河流域的一种果木,最初门上悬挂桃符,源于远古黄河人对桃树的崇拜。

 

 

汉代除夕,民间还在门上悬挂苇茭和画虎。宋代,撰写联语已成为文人的一种风气。王安石《元日》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苏轼“退闲拟学旧桃符”等,便生动地描述了这种情况。

 

 

从明代起,民间开始在红纸上书写吉语,名为“春联”“春贴”或“对联”。春联由桃符演化而来,二者书写格式与内容完全相同,皆由含义吉祥、词美意佳的对称句组成。春联形制有对联、横批、斗方、小单条之别。对联多用于门、神龛、戏台两旁。横批可贴于对联正中上方,也可单贴。斗方即一正方红纸,贴时一角朝上。还有在斗方上题以字或图者,如“寿”,颇有艺术特色,令人叫绝。单条多用长尺余、宽三四寸的一条红纸,上书“人寿年丰”“金银满柜”“猪羊满圈”“抬头见喜”之类吉言,贴于屋内、箱柜、粮屯、厩圈、院内等处。

 

 

贴门神也是除夕重要风俗,它源于两汉魏晋时期在门上绘虎、贴画鸡和挂桃板之俗。

 

 

在黄河流域,接亡祭祖也是除日的重要活动。清代,在陕西、山西、山东诸省均有上坟祭墓,请祖先亡灵回家过年之俗。在家中,通常都会摆设灵牌,从除夕开始正式祭供,每饭必祭,祭时先焚香燃烛,然后上供,以尽“慎终追远”之礼。

 

 

除夕黄河流域普遍有设“拦门杠”之俗。“拦门杠”也称为“铁门限”。各地多以木棍为之,以桃木棍最佳,但在黄河中游也有以粗大木炭充之者。某些地区两者并用。

 

 

在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除日还有扫净庭院,在院子插上或铺上芝麻秸之俗,称为“跳岁”“响岁”“践岁”“踩岁”。其用意有二,一是“岁”与“祟”谐音,“踩岁”即“踩祟”,这样可把“祟”踏在脚下,使其不得害人;二是入夜后,有秸草在院,若有鬼怪入院,芝麻秸会发出声响,惊动人驱鬼。

 

 

除夕夜幕完全落下,黄河流域还有在庭院燃火驱鬼除疫之俗。最早名曰“庭燎”,源于周代。后来此举随世事变迁,成为除夕的民俗活动。清代以后,黄河流域以煤炭为燃料的“烧炭火”形式盛行。

 

 

陕西、山西,除日垒炭作幢塔之形,入夜后点燃,宛如光芒四射的宝塔,黑红相映,十分美丽。

 

 

黄河中、下游地区除夕之夜还有“挂天灯”和“布灯碗”的习俗。挂天灯即于三十夜里,在院中、门前或街衢竖高杆、缚柏枝、悬灯笼于其上;布灯碗是在屋内院里各个角落,包括鸡窝、羊圈、牛棚、马厩也都点上油灯。这两种民俗都是由唐宋除夕“照虚耗”演变来的,目的也是惊散鬼怪,祛除瘟疫。

 

 

除夕是一年中最特殊的一夜,“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人们不愿此夜在睡眠中流逝,久而久之,形成了守岁的习俗。就是现在,古代“分岁”“守岁”之俗在黄河流域仍然普遍存在。除“守岁”外,尚有“团年”“熬年”“熬福”等名称。清代守岁,讲究全家团聚,如果家中有人不能赶回,家中人吃晚餐时,也要特意给他留把椅子,摆上碗、筷、酒杯,以示团圆。守岁时,家长要给儿女一些钱,俗称压岁钱、带岁钱、守岁钱或压胜钱。

 

 

现在,黄河流域的除夕之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则是“娱人”的喜庆色彩远远超过了“敬神”“祀祖”。至于“驱祟”已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