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河流域民间社火(五)

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南中环街529号清控创新基地B座1608

电话: ‭186-3437-0215‬

电话: ‭185-3683-0215‬

E-mail: 3362757492@qq.com

黄河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黄河流域民间社火(五)

浏览量
        龙舞,是黄河流域最壮观的艺术活动。除了在正月十五“灯节”玩龙灯,许多地方二月二“龙抬头”也举行节日表演。
        狮子舞,在黄河流域非常普遍,不过各地都有独特的表演特点。宁夏、西安的狮子舞,由两人披一件大型狮子道具,前面一人作狮头,旁边有一名演员引逗,三人密切配合,表演狮子抖毛、舔毛、呼吸、打滚、搔痒、窜跃、摇头摆尾等动作,把凶猛的狮子演得惹人喜爱。河南义马一带的狮子道具,用棉麻布或犀牛皮做成,用木头或纸浆做成狮子头并缚上铃铛,一人手拿绣球,逗引狮子表演上桌翻凳、上老杆、爬天桥等动作。
        甘肃的“喜鳌”,是流行在天水、秦安一带的民间舞蹈。表演时在打击乐伴奏下,鳌与和尚对舞,鳌由两人扮演,和尚戴着纸制的大头。“鳌”,在古代人的心目中是一种善良、驯服的吉祥动物,可以消灾免祸。相传,一名和尚受禅师虐待,负气而走,醉卧河边大青石上,偶见鳌出水游玩,激发起独占鳌头的想法,遂发愤攻读,取得功名,骑鳌而去。“喜鳌”舞就是以此为题材创作出来的。流行在永登、天水一带的“打熊”,熔舞蹈与武术于一炉,熊用黑色老羊皮制作而成,打熊者穿黑色对襟短褂,戴英雄巾进行表演,一般是打熊者先出场表演一套拳术,再点明松火,引出大熊。其内容是熊危害庄稼,被打熊者打死,场面热烈、惊险,十分吸引观众。
        陕西关中一带的“牛斗虎”,情节生动,表演形象。相传,清乾隆年间,有一樵夫名叫杜辉,家境贫寒,但善书画、会歌舞。一天,他在终南山炼丹峰下砍柴,忽遇一金钱豹扑食一放牛牧童,牛一边用身子掩护牧童,一边同大豹搏斗,终于战胜大豹,使牧童化险为夷。
        竹马、跑驴,也是民间社火保留节目。宁夏的跑竹马,由民间艺人用竹片、彩纸、彩绸扎成马的形状,表演者腰围竹马道具,就像骑在马上一样,演员有男有女,少则6人,多则12人,分成三队六队,表演奔驰、跳跃等动作,跑一阵后就停下来对唱,舞蹈与歌唱结合,用音乐和锣鼓伴奏,场面活泼而又热烈。山东的跑驴,由竹或高粱秸扎成架子,饰纸作驴状,演员处中间,表演小媳妇回娘家的故事,包括“骑驴上山”“骑驴下坡”“骑驴过河”“失蹄卧水”“毛驴抖水”等动作,表演生动形象,极富有生活情趣。
         蒙古的“十六天魔舞”,起源于唐代,演出时,16名美女扮成菩萨相,称为“十六天魔”,头戴象牙制的佛冠,垂发数辫,身穿艳丽的“合袖天衣”,腰系锁金衣短裙,披织金云肩,再绕以柔软色艳的长披,足登小巧精致的鞋袜,手执“加巴刺班”法器,由龙笛、头管、小鼓、筝、琵琶、笙、胡琴、响板、拍板等乐器伴奏,一人领唱、众人相和,有歌有舞,变化无穷,如春风行云,似天女散花,令人赏心悦目。后因元顺帝沉溺于歌舞,生活腐化而失国,此舞也以“亡国之音”而失传。
        蒙古族单鼓舞,蒙语为“塔拉贺格日古”,起源于古老的萨满教跳神,最初的表演形式是萨满手持白色单鼓,其徒弟手持红色单鼓,手舞足蹈,口唱萨满教歌词,后来演变为民间舞蹈。
       起源于中原的傩舞,与周代的巫舞有直接关系,汉代演变为规模盛大的宫廷傩舞,有方相舞、十二神舞等名目,舞者头戴假面,手执干戈等兵器,表现捉鬼驱鬼的内容。后来娱人成分逐渐增多,成为民间社火节目之一,个别地区发展成为“傩戏”。
        流传于山西运城的毛女舞,由四名演员男扮女装,打扮成“女魔”,头披假发,下垂腰间,上穿玫瑰红大襟袄,下着绘有五谷图案的绿色长裙,舞者手拿红色手帕,不停地甩动,迈着轻盈而碎小的步伐,来回穿梭,在锣、鼓、镲等乐器伴奏下,如神似仙,飘然欲飞,使人如临神境。
        武技表演也是民间社火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林拳最早始于河南少林寺,后广泛流行于黄河流域各省区。
        火流星,流传于山西各地,俗称“耍火炭”或“火蛋舞”,表演者选取一段绳索,两端各系一个碗状的铁丝笼头,内放木炭或棉絮,浸蘸油之后点燃,挂在脖颈上,两手操持,表演“五龙绞柱”“举火托天”“乌龙扫尾”等动作,晚间表演时,无数颗火球飘洒空中,景色迷人。
         霸王鞭,流传于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地,表演时以花棍作道具,花棍多用竹、木制作,两端装有铜线,舞者忽上忽下,时左时右,敲击四肢、肩、背等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响声。舞时或舞蹈间隙伴有简单的唱词,多为七字句,伴唱使表演有张有弛,气氛和谐。
        山东好多地方为“武术之乡”,人们除了练武术,还根据农业生产特点,以锄头、镰刀、铁锨、抓钩、扁担为道具进行表演,妇女们也操着菜刀、锅盖等参加到武术行列,这些武术节目多在春节期间表演,具有强身与娱乐的双重民俗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