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河喷薄育新星——在黄河三角洲讲述黄河故事(三十二)

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南中环街529号清控创新基地B座1608

电话: ‭186-3437-0215‬

电话: ‭185-3683-0215‬

E-mail: 3362757492@qq.com

黄河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大河喷薄育新星——在黄河三角洲讲述黄河故事(三十二)

浏览量

 

黄河归故伴硝烟

孰 非

 

1938年国民党军队在日寇进逼下,由豫东向西溃退,战场局势险恶。6月3日蒋介石命令掘开黄河花园口大堤以淹阻日军。6月9日黄河冲决而出咆哮着向东南狂泄,在夺淮入黄海的过程中,日军两个师团深陷于黄水泥沼中,损失兵力7000余人。此举虽然使日寇入侵计划受挫,但却给豫、皖、苏地区的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计有89.3万人丧生,391.14万人流离失所。

 

黄河花园口决堤淹没范围示意图

 

1941年,国民政府制定黄河归故计划,着手堵塞花园口,使黄河复归故道,重走利津流路,仍由山东入渤海。这一重大事件本属可行,但操作中却体现出国民政府名义上为解除苏豫皖各省水灾,实则暴露其以水代兵、洪侵解放区的险恶用心。致于黄河归故还要花费巨额资金,当时由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以下简称“联总”)提供解决途径。由于黄河归故涉及当时我党领导下的冀鲁豫解放区和渤海解放区,事发突然,利害冲突关系重大。因黄河南流多年后,花园口以下黄河故道逐渐干涸,原堤坝严重损坏,险工亦毁弃破败,一旦行水必将在洪水突发中决口泛滥,危及两大解放区沿黄30余县,数十万居民。于是我党派出周恩来赴开封与国民政府及联总等机构举行谈判,宣示我党以大局为重,同意和支持堵口复堤,并提出“先复堤、后堵口”的主张。通过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在黄河归故行动中不断击破国民党的阴谋。

 

1946年,中共代表周恩来与联总代表会谈黄河归故问题。

 

其后,解放区代表又在不同阶段与民国政府分别签署菏泽协议和南京协议,具体商定各项事宜。我党边区政府要求解放区军民充分警惕国民政府阴谋;并通过有效谈判、争取获得国民政府与“联总”掌控的归故经费和物资支持。最重要是部署两大解放区的广大军民组织起轰轰烈烈的恢复加筑黄河堤坝险工工程,努力将黄河复归故道时可能发生的洪水破坏力减至最低。

在1946—1947年的这个时段,地处黄河归故末端最易发生冲泛灾害的老黄河三角洲地带,却正是渤海解放区的行政范围。

 

1945年5月渤海区行政区划图

 

5月中旬,渤海行署召开了黄河修堤会议,行署主任李人凤对黄河修堤工作作了动员和具体部署。5月30日山东省政府电示,要求渤海区修堤工作争取在7月15日之前完工。规定沿河各县凡年在18岁以上、50岁以下的男子,均有受调治河之义务。其具体任务是:沿河大堤普遍加高1米;重要险工因无材料修筑,须展宽挖深河槽并酌挖引沟以分泄水势;修整麻湾决口处,加修外堤,展宽河面。

1946年5月下旬,冀鲁豫解放区300千米堤段和渤海解放区90多千米堤段开始动工。计40万民工齐上阵,工地场面十分壮观,紧张热烈,惊天动地。

为解决复堤中缺乏石料的大难题,两解放区发动群众,开展了献砖献石运动,广大群众积极响应我党号召,把村里村外的废砖、废石、破庙基石收集起来,肩挑、人抬、车推送往工地。有的群众把多年积攒盖房的砖石、老太太用的捶布石也主动贡献出来。他们说,水火无情,黄河决口了连命都保不住,家产房屋有啥用!在广大群众的踊跃参与下,两解放区筹集了大批砖石料物,完成了险工埽坝整修工程。

解放区的修堤工作得到了联总的认可,6月初联总的塔德(联合国协调人)及堵复工程局看到复堤壮观场景十分高兴,对解放区迅速执行南京协议备致赞扬,积极为渤海区争取修堤所需物资,不久就从青岛、上海分别运来1300吨面粉、20桶汽油、5箱药品等一批复堤急需物资。

但是国民党当局却多方破坏解放区复堤工程,他们不但拖延拨付应向解放区提供的修堤款项、器村、料物和居民迁移费用,还不断派部队袭扰修堤工地,危害治河员工等,多处受袭场景惨不忍赌。在这一险恶环境下,解放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之进行了严酷的斗争,在采取军事手段的同时不断调配好人力、物力,加强工程进度。

1946年5月27日,正值麦收时节,一场声势浩大的黄河保卫战正式打响。

长达75千米的黄河利津段,是渤海区复堤工程的重点区段。这里的黄河堤坝因为多年失修,已经变得既矮又破,仅宫家至王家庄一段就有受损险工十几处,复堤任务十分艰巨。利津县人民政府县长王雪亭身先士卒,亲自挑砖抬土,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与人民群众共同奋战在复堤第一线,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复堤积极性。为解决物料不足问题,利津城内的各机关、部队和广大市民一起,几天之内就把城墙上的砖石全部扒下来运到了工地上。

6月中旬,在各级民主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渤海区修补河堤残缺、填塞壕沟兽穴等各项初步工程基本完成。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奋战,渤海解放区完成修堤土方416.4万立方米,不但修复了90余千米旧堤防,还堵复了1937年麻湾决口的老口门,并培筑了垦利以下河口段新堤30公里。

 

沿河群众向麻湾险工紧急运送秸料

 

针对国民党当局违约抢先合龙行为,解放区同时加强了军事斗争,1946年5月25日解放区地方部队袭击了河南新乡路王坟石料厂,炸毁开山机两部,造成花园口堵口石料供应紧张,有效迟滞了堵口进度。刘邓大军也在厉兵秣马,准备适时发动豫东战役。由于以上艰苦卓绝的斗争,国民党花园口堵口工程不断遭受挫折,已建工程又在黄河提前到来的洪水中被冲毁。堵口工程一再功败垂成,让蒋介石焦虑万分。1947年1月2日,他又亲自下令督促堵口进度。此时已至严冬季节,全河淌凌,大量冰块壅塞,所修石坝发生冲滚、下蛰、淘坑等严重险情,但花园口堵口第二次合龙工程仍在加紧进行。堵复工程局采取了加固拦河石坝、加筑挑水坝、盘固坝头等措施,3月8日,堵口工程开始采用抛柳石枕的办法加快合龙。

为配合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实施重点进攻,1947年3月8日,国民党当局在黄河下游堤坝尚有120余处险工未及修复的情况下,开始向黄河故道放水。

 

1947年3月,花园口堵口工程即将合龙

 

3月15日,花园口口门被强行合龙,滚滚黄河水全部流入故道,向解放区河床涌来。24日,黄河水在流经渤海区的济阳、杨忠、惠民、齐东、青城、滨县、蒲台、利津诸县之后,由垦利县入海。两岸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黄河水深很快涨至3米以上,渤海区境内堤防普遍吃紧。两岸居民日夜冒着国民党军炮火和飞机轰炸的威胁,抢修河堤,但仍然是防不胜防、险象环生,全区10余处险工段岌岌可危。垦利县因地处入海口成为黄河归故的重灾区,杨家嘴以下河段无堤坝阻隔,水面陡然展宽至六七千米,500余平方千米地区瞬间变为泽国。博莱村等34个村庄当即被淹没,茅丝坨等29个村万余居民被水包围,仁和区40余个村庄只能望见树梢和尚未倒塌的屋脊。

灾情发生后,垦利县委、县政府立即组织各级干部和群众,调用大小船只40余艘、大车百余辆,不分昼夜地抢救灾民和财物。此次由国民党当局人为制造的黄河水患,仅垦利县仁和、河镇、丰国、民丰4个区,就有6500户居民、1.92万间房屋、17.15万亩良田被淹,直接受灾群众2.88万人,财物损失难以计数。

1947年4月29日,渤海区行署、河务局在蒲台县北镇(今滨州市区)联合召开沿河各县县长及治黄办事处副主任以上干部会议,专门讨论治黄工程问题。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渤海区党委书记景晓村、行署主任李人凤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会议要求沿河11个县务必以“治黄为主、支前为副”,各地委成立由党、政、民、武领导参加的支前治黄委员会,沿黄各县成立治黄委员会,统一调剂配备人力物力。会后,全区上下迅速掀起声势浩大的“反蒋治黄”运动,除沿河11个县组织近10万名民工日夜战斗在治黄工地第一线外,临近黄河的博兴、广饶、沾化、无棣、阳信、齐河、临邑、商河、禹城、平北10个县及惠民市,也都在当地开展了群众性的献砖献石运动。

广饶县虽非沿黄县,但也积极响应渤海区党委、行署号召,一面组织2万名民工上阵抢修加高加固堤坝,一面发动群众献砖石料。县长门金甲率领数百辆运砖石料大车,冒着国民党飞机轰炸的危险,运送砖石料4万余立方米,加固黄河内堤坡30余千米。

 

1948年,山东渤海解放区黄河安澜庆祝大会

 

我解放区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黄河归故政治斗争和群众热烈参加的复堤工程,最终使国民政府在谈判桌上不得不接受复堤尤重于堵口,堵口不能先于复堤的原则,从而为解放区复堤整险赢得了舆论和时间。

解放区各军区也加强了军事斗争,抓住时机的两次破袭切断了花园口抢先堵口的石料来源,以局部的战火硝烟阻扰了堵口合龙进程,保护了千里堤防的安全复筑。刘邓大军则利用迟滞通水的有利条件,大踏步穿越故道进击陇海铁路沿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而当花园口终于合龙时,双方攻防之势已发生根本性改变:人民军队已处于大反攻前夜,国民政府策划的“以水代兵”企图最终彻底失败。

 

(本文参考了《人民治黄六十年》、薄文军《黄河归故:千里惊涛伴硝烟》等文献)

 

作者单位:山东黄河文化经济发展促进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