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国重大内河水运工程建设问题研究

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学府街华宇百花谷D座906室

电话: ‭186-3437-0215‬

电话: ‭185-3683-0215‬

E-mail: 3362757492@qq.com

新闻资讯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我国重大内河水运工程建设问题研究

浏览量

内容摘要

 

恢复黄河和京杭运河航运是当代我国重大的水利工程;分清宏观基本是非,做到微观精准施策,黄运立交、平隧穿黄,可很快实现两河自流复航。我国治水成功的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是以运促水,治水发端于运而结惠于水,发达的航运是治水成功的标志,“两河”停航是华北治水失误的反应;两河立交复航,一隧全解2500年以来与与生具来的黄运矛盾,充分发挥出华北自然地理优势,将有力推动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京杭运河平开穿黄隧道的成功,标志着该项技术走过了4500多年的历史,已达到成熟。在黄河下游悬河上的广泛推广应用,建立起 发达的包括水运在内的交通网络,将使黄河悬河变成华北平原的新优势,推动黄河流域在当代的全程振兴,意义十分巨大。

目前,我国内河水运发展形势春潮萌动,国家黄河战略的提出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的公布、京杭运河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都要求进一步加强黄河和京杭运河的治理,呼吁黄河和京杭运河的复航。因此,我国内河航运重大工程建设的研究就自然提上了国家议程。当然两河航运将会有区段通航到全程通航的发展过程。首先通航的省市将是落实国家黄河战略走在前列的标志。

 

一,恢复黄河京杭运河航运是加强黄河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和加强京杭运河文化建设的关键

 

落实国家黄河战略,加强黄河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和加强京杭运河文化建设,需要做好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多方面工作。首先是解决好水问题,而恢复和发展黄河、京杭运河航运是解决好黄河流域、华北平原水问题的关键和标志。解决两河航运问题并不像持“经验”治黄错误观点的专家说得那么困难,从人民治黄的伟大成就和当代治水科技成果看,已成为一个可以很快解决的重大水问题。请看:

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初,上世纪50年代,我小时候天天看着山东黄河航船往来如梭。我家乡梁山地区的土特产通过黄河航运送到济南销售,再运回城里生产的物资和农村的民用品。1957—1960年我在临清市听着卫河班轮的汽笛声念完高中。1988年我在东营任市长,治理黄河口,黄河航运一度恢复到濮阳。河南濮阳油田搁置在天津港无法陆路运输的机械大件通过黄河航道运到濮阳。最近原籍山东省平阴县的企业家问我 ,他“小时候家乡沟沟岔岔挤满了航船,为什么现在没有了?我说:“我们治黄工作犯了错误,破环了华北平原、山东、河南以黄河为中心的水系结构,減少了黄河下游的流域和水量,造成了黄河缺水断航,所以你家乡无船了”。现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黄河流域加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达到这个要求,必须恢复和发展黄河航运,有条件建港的沿黄县区都可以挤满航船!航运发达是大河的标志,黄河是世界级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本来应该拥有这样的标志和荣耀!   

 黄河断航是历史上“经验”治黄错误酿成的苦果。对此我们应该正视并着手解决。 从根本上讲是由黄河1128—1855江苏流路违背黄河自然规律造成的历史灾害和1937—1946年民国期间黄河十年两次改道的大灾难决定的。黄河宋末至清末、元明清三代江苏流路不是黄河自然改道的结果,是宋金军式斗爭、宋败金胜的结果,违背自然规律,黄淮合流、两洪相加,必加重黄河水灾。所以江苏流路是历史上黄河水灾最重的流路。从而形成了晚清华北平原治水重视江苏轻视山东、重视淮河轻视黄河的治水(黄)思想。民国定都南京,全盘接受了晚清治水的错误思想。1937年蒋介石扒开黄河花园口大提,以水带兵,阻滞日冦西进;1946年搞黄河归故,水淹解放区,阻挡新中国的建立,十年间造成黄河两次大改道,形成空前绝后的黄河大灾难。1949年新中国建立,刚成立的水利部来不及清理旧民国水利部的错误观点就仓促上陣治理淮河。旧中国水利部华北平原上治水的错误思想就自然带进了新中国的水利部。从理论上讲其治水(黄)错误本质是颠倒了华北平原上黄河和淮河的主次关系,破坏其水系结构;苏联专家对治黄兴运工作的错误指导及其治黄工程的失败又强化了这一根本性错误。我们对此长期不认识,造成了对黄河和华北平原重大工程顶层设计的诸多失误。直到改革开放1986年水利部、山东省共同排除治水(黄)错误观点的干扰、采用巧用海动力治理稳定黄河口的科学方案,成功解决了黄河口长期稳定问题。

 

二,抓住关键,集中力量解决好两河复航须要破解的三个问题:水从哪里来,京杭运河穿黄隧道在哪里开、怎么开?

 

黄河和京杭运河恢复航运的两大历史障碍(泥沙多、河口摆动)已经清除,当代恢复黄河和京杭运河航运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不可阻挡。当代山东、河南、沿黄各省人民要求恢复其航运时,有关部门、不少专家却杀有介事的提出了以上三个问题。

1,水从哪里来?1901年清光绪皇帝下停漕令、京杭运河以黄河为界,南北分运。黄河以南京杭运河最北的港口是袁口港;黄河以北最南的港口是张秋港。就是《临清县志》上记载的“南有苏杭、北有临张”的张秋。张秋港与袁口港的距离仅60公里左右。1957年我17岁帮着父亲从袁口港拉回家运河船从南方运来的竹子。那时的运河水来自山东大汶河,通过小汶河、戴村坝.南旺闸分水到袁口港。现在仍可如此。现在条件更好了,新建了梁济运河和梁山港。只要把济梁运河的河底改造为海抜高程30米与南四湖同,济梁运河即形成稳定的航道。河湖一体、两湖相加,水量足以支持京杭运河复航。梁山港与张秋港隔河相望,平开隧道,实现黄运立交、南北运河对接,京杭运河复航的最大障碍穿黄问题就解决了。

再说黄河复航水从哪里来?黄河千吨级航道水量足夠。关键在按照自然规律管好、用好调蓄水库,收回位山工程错误丢失的黄河流域和水量。新中国建国已来,人民治黄建立的调蓄水库已超过600亿立方,已大于新中国建国以来最大入海水量。这就是说黄委己充分掌握了调控黄河的主动权。黄河防洪能力是按黄河历史上最大防洪能力设计的。而黄河历史上的最大洪峰不是黄河自身的洪峰,是黄河摆动中,黄淮或黄海两河洪峰相加的结果。黄河现在已长期稳定在山东现行流路,华北黄、淮、海各自独流入海,再也不会出现历史上的最大洪峰。新中国已建国七十多年,一直未出现超历史洪峰就是实践证明。因此黄委应该丢掉单纯防洪的偏见,按照黄河自然规律研究恢复黄河航运、围绕确保航运和灌灌用水,研究水库调控具体措施。

黄河的自然规律是什么?突出的特点和规律是一年两汛,春汛和秋汛。在山东春汛俗称桃花汛,即陕甘宁蒙冬季储冰,春天桃花盛开时熔化,水量大、质量优,正可适应黄河下游春旱和航运对黄河水量的需求。六、七、八、九、十是每年的防汛期,航运用水更无问题。因此,黄河水库的运用应存储防汛期的丰水,加强春讯,调蓄保证灌溉航运用水,使黄河水量的时空分布与沿黄经济发展相适应。而现在黄河水库储存春汛、消灭春汛,急化春季黄河下游用水的矛盾,而在汛期来临前再腾库防洪,是非颠倒,做法错误。因此,只要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按自然规律治理黄河,恢复黄河航运至郑州水源夠用。

2,穿黄从哪里穿?这是由黄河下游的地势和黄河、京航运河的发展历史决定的,也是历史上水利大师和现代水利交通专家科学选择的结果。35年来,我认真学习、研究济宁水利包括黄河、京杭运河发展的全过程和至今留下的水利工程。认为从济梁运河和黄河交界穿黄最合适、选点最正确。从历史看,该处是历史上桓公沟、会通河、大清河交汇点;是黄河1855年自然改道山东、自然选择的通过点;是新中国建设的济梁运河反复对比选择的最佳河道;现在分析从济宁至临请做为主河道,相对工作量最小,未来的经济效益最好,最可持续,可经得住历史考验。从黄河与运河各自的河底高程分析,可基本满足平开隧道,实现黄运立交的相位需要。

3,怎么穿,即采取什么工程结构穿黄?

工程结构设计正确是成功的保证。2004年我在研究这个问题时听取了多位专家的意见。最终我选定平穿扎根式隧道结构,即平隧穿黄,深根稳洞,使隧道具有桥梁的稳定性,实现南北运河平顺对接,恢复京杭运河航运。这是继1411年宋礼、白英建设戴村坝.南旺枢钮工程,实现以汶济运、初步实现黄运分治,建成京杭运河;1604年李化龙建设韩庄运河,以湖济运、进一步黄运分治,发展京杭运河,历经600年、400多年之后的第三次立交式黄运分治,彻底解决黄运矛盾,将使两河成为永世润泽中华民族的幸福河。所以我称这是京杭运河发展史上第三次伟大的科技飞跃,是我国发展最早的运河学在现代条件下的最新科技发展,发挥黄河悬河优势的唯一正确的设计方案,决非大渡槽等其他方案可此。

结论:以平穿扎根式隧道实现黄运立交、京杭运河南北平顺对接、南四湖.东平湖.济梁运河统一规划,河湖一体,南北分流,以北为主,自流复航是黄河长期稳定在山东现行流路、形成华北平原新的水系大格局后,当代必然奏响的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京杭运河进行曲,实现京杭运河自流复航,使其发展到当代最高科技水平,成为永世润泽中华民族的万岁工程。其时代科技成果:1,把戴村坝.南旺枢纽工程山东古代都江堰发展到现代都江堰,把南旺分水移至南四湖上;2,把隧道开凿技术由深隧到浅隧、平隧,通过该项技术在黄河下游的推广应用,在华北平原上建成包括水运在内的发达的水运网,使相对悬河发展为华北平原的新优势;3,使河湖一体、势能转化、水体自流建设中国大运河、京杭运河的古代水利高科技在新时代大放异彩,使水利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认识到淮委提出的南水北调东线设计提调的根本错误,促其自觉认识错误,主动接受国家发改委农经司缓建东线二期、优化提升一期的合理建议。(见《治水新论》、《给李克强总理的建议书》、《给国家发改委、水利部、交通部、山东省的建议信》)

这一设汁方案提出17年了。其间山东交通学院专门召开过专题论证会,邀请全省和全国著名专家参加讨论,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支持。对此有关部门长期保持沉默。我理解主管部门的慎重。真理越过一步就是谬误。过度慎重就会变成保守、僵化;僵化必变成谬误,干扰国家精淮施策。务请主管部门重视、深思、研究。

“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是辩证法的核心”。具体分析黄运关系,就会发现,黄运矛盾贯穿于中国大运河、京杭运河乃至华北航运发展的全过程。黄河既是华北航运发展的基础水源,又因黄河含沙量多、水量时空变化巨烈、河口摆动、流势不稳,一直是航运发展的最大障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是历代贤官能臣不断研究的问题。宋代大家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父子兄第都发出了“以黄济运,屡试屡败”的哀叹,发出了寻求新的水源的呼吁!至元代水利大师郭守敬对华北水利进行了大规模、大范围的调查,最终确定了会通河的走向,找到了以安山湖、北五湖、微山湖、大汶河、泗水等山东水源地。但因时代条件的限制,他没能设计出发挥山东水优势的科技工程。明初宋礼、白英发展了都江堰、灵渠的经验,设计建成戴村坝.南旺枢纽工程,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把中国大运河发展到京杭运河时代。那时京杭运河从南阳镇直下徐州又进入黄河,其运输效率又受到黄河的严重干扰。其时明水辅朱衡锐敏的发现开发泇河,以湖济运,避黄兴运,可提高运输效率。在明朝晚期保守派的激烈反对声中,朱衡力排众议,争取到开泇河工程,1604年李化龙建设成功,京杭运河改行韩庄运河,经骆马湖进洪泽湖,运输效率提高10倍,由30万担提高到300方担。明一批惮 骇李化龙的 瘀腐之徒方才收场,李化龙随升任南京兵部尚书。这是在黄河江苏流路水系大格局的情况下,避黄兴运最可行的工程措施,京杭运河可以发展到的最高水平。1645实年明朝灭亡,清朝继之。清代治黄师承潘氏,无大作为。违背自然规律的江苏流路,伴隨河床的淤积抬高,防洪矛盾越来越大,江苏流路解决不了这一根本矛盾,1855年黄河自然改道,重回山东。只有山东能夠解决这一根本矛盾,实现黄河流路的长期稳定。

黄河重回山东是自然规律使然,夺大清河入海基本重回东汉王景选定的黄河流路,是黄河“自已”最准确的选择。其根本原因是东营渤海海域存在м2无潮区,对河口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疏沙能力。只要把м2无潮区的形成机制与稳定黄河口的关系研究清楚,就不会对黄河口长期稳定问题存疑了,也就可以正确理解我的穿黄方案的正确性了,更可以正确理解国家宏观规划的“三纵三横”中的东横是调运结合,京杭运河自流复航,决不是调运分治,提调江水的东线二期。。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应接受国家发改委农经司的建议,缓建东钱二期,集中优化东线一期,使其通过国家验收。同时认真研究中国大运河、京杭运河、隧道技术历史发展的经验和当代科技成果40字金律。以正确决策长距离调水工程和京杭运河发展的方向。

现在人民治黄的伟大成就,理论上已认识到黄河应该成为华北平原治水的主导河流,这一重大是非已经理清,华北平原应该建设以黄河为核心的科学的水系结构,已经成为该地区人民的共同希望和要求;过去黄河口摆动、泥沙多两大航运障碍均已掃除;国家黄河战略已经提出,并且已发布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这一切都表明恢复和发展黄河和京杭运河航运的条件已经成熟。只要把“经验治黄”违背自然规律错误改过来,确立黄河在华北平原上的主导地位,把苏联专家主观规定黄河下游以南的洪水单向南流的错误改过来,恢复其“南北分流、以北为主、稳运畅泄、闸控调节”,把黄河下游8万平方公里流域和相应流量归还黄河,黄河航运很快恢复到济,完全有希望恢复到郑州。只需要国家支持山东、河南、河北办五件大事:

1、落实山东省委、省府在东平湖会议上提出的“东平湖、南四湖统一规划,“实现两湖统筹、湖河一体,南北分流,以北为主,稳运畅泄,闸控调节,同时实施小清河至梁山港上延工程,开辟南四湖北流从济南到玉符河口的入黄通道,彻底纠正位山工程错误,落实毛主席“山东水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南流)”的批示,落实周总理制定的国家治水“统筹规划、蓄泄兼筹”的总方针,实现其彻底纠正位山工程错误的遗愿,使淮河流域一分为二,洪泽湖汇水南流入江,南四湖汇水北流入黄(河)。这样既减少了皖、豫、苏水灾,又做到为黄河下游增水,一箭双雕,效益巨大。

2、建设鲁南运河,以临沂市沂沭河出境前适当高程建鲁南运河水脊分水枢纽工程,东西展开,东入棘洪滩水库,供青岛、烟台、威海用水;西入南四湖,北调助运入黄。基本把泰山主峰以南的洪水全部拦下,供山东使用,实现洪水资源化,防止这股洪水加重苏北水害,也避开了“经验”治水者把这股进入石梁水库的水,再提调回来,冒充长江水的“穷折腾”(胡锦涛总书记批评)。

3、改造周(口)、商(丘)、永(城)运河为周、商、菏(泽)运河,使其左边河南省周口至商丘两市颖河等四条大河上游约2万平方公里流域还给黄河,其洪水亦进入南四湖北调助运入黄,确保黄河航运恢复到济南。将该河上延即可把驻马店板桥水库的水也调入黄河。该运河的发展潜力巨大,存在着形成新运河的发展潜力。

4、发挥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库的作用,引汉入黄,可助黄河航运恢复到郑州。这是王化云主任多次提出。一直坚持的科学方案。

5、小浪底水库、三门峡水库增设升船闸,同时用好引汉济渭工程,黄河航运可恢复至西安,大胜盛唐。待黄委主导的西线调水成功,黄河航运可达兰州。从科技层面讲,这是明摆着的事实。

 

三、立足实际,提高认识,扶正纠偏,分清宏观基本是非,做到微观精准施策,尽快实现黄河复航,同时推动京杭运河复航,形成黄运立交、鲁水济运、自流通航、闸控调节、全面优化华北平原的水系结构、充分展示华北平原新时代的水利格局。

 

1、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认清“山东经验”为恢复和发展黄河航运创造了基本条件,提供了锐利武器。1988年在水利部、黄委,山东省委、省政府支持下,东营市政府利用海动力治理稳定黄河口取得成功,被李鹏总理总结为“山东经验”,“为国家解决了一个天大的难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评说),结束了黄河口摆动的历史,开辟了黄河长期稳定发展的新时代,为黄河留下预备流路的陈旧观点自然退出了历史舞台,抵制“山东经验”,滥用职权、强行留下刁口流路作为黄河的首选预备流路是完全错误的,必须纠正。

2、落实“山东经验”,建好黄河口双导堤工程至—3米处,打破拦门沙,保证河口旅游航船进出畅通,促进黄河口旅游事业迅速发展,加快黄河口东营港建设,带动黄河复航。这是唯一的建立在我国传统科技治黄优良传统和“山东经验”之上的唯一正确发展方向和科学治黄方案,由此实现“黄运立交”,彻底解决与生俱来的黄运矛盾,使两河由此发展成永世润泽中华民族的万岁工程,创出历史水利建设奇迹,为时代增光!(见“八五”国家水利重大科技攻关课题:《延长黄河口清水沟流陆行水年限的研究》、山东省“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巧用海动力输沙建设黄河口双导堤工程技术研究》两本书)。

3、彻底纠正位山工程错误,尽快收回黄河下游8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和相应水量,增加黄河下游的基础流量,保证黄河下游恢复航运。既减少皖豫苏水患,又为黄河增水,改写黄河流域图,恢复黄河下游应有的自然生态和美丽风貌。与此同时开工建设黄委设计的南水北調西线,进一步为黄河增水,重塑黄河大河风采,将黄河航运发展到兰州,造福祖国,展示当代科技治黄的辉煌业绩,保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并确保黄河防洪安全。位山工程是苏联专家指导设计,1957年立项,1962年建成,1964年春,周总理亲自下令炸掉,当时仅纠正了栏河大坝等主要工程错误,却未能将该工程的分水设计错误(即黄河以南的洪水单向南流的错误)一并解决,遗害至今,成为对黄河、对山东危害极大的遗留问题。

4、平开京杭运河穿黄隧道,实现黄运立交、京杭运河南北对接,全程自流通航,实现开隧工程技术深隧向浅隧的科技飞跃。黄河悬河为实现这一科技创新提供了前提条件。平开隧道技术的创新、应用、普及将使黄河悬河转化为华北平原的新优势。既无交通之碍,又可建设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灌溉农业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促进华北平原加速发展,展现出华北平原。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无疑是我国经济界唱衰华北派的一剂清凉剂。

5、经验证明,地方政府主动立足实际、提出建议、分担责任、敢于试验,对国家治黄工作的正确决策往往发挥关键作用。山东省府创造的引黄灌溉经验、以海动力治理稳定黄河口的山东经验,都是通过纠正“经验”治黄的错误观念取得的。 有的政府对自己区段的黄河存在的问题、希望创造的新优势,自己不研究清楚,只向上级请示,不想或不敢承担责任,结果应该解决的问题多年解决不了。

 

京杭运河穿黄隧道设计图

 

附图二   河南省、山东省黄河新增流域图

 

附图三 海动力防治刁口河河口流失、自造地下河和海动力自造生态海岸示意图

 

 附图三 海动力防治刁口河河口流失、自造地下河和海动力自造生态海岸示意图

 

结  语:

 

历史证明,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决定黄河形势,影响整个华北平原大局。而正确处理水与运的关系,是正确处理华北平原水问题的关键。中国传统治水成功的经验和优良传统是以运促水,治水发端于运而结惠于水,发达的航运是治水成功的标志。为此,我建议:

一、调整政策,国家治水方针实现由以水带运向以运促水的战略转移。

新中国建国初期,华北平原处于水灾最重的历史时期,造成了黄河空前绝后的大灾难,形成了华北平原水多灾重的国民意识。在那种情况下,国家采取以治理水患为中心是可以理解的。从科技原则讲,1949年新中国建国后,黄河已来到山东,已完成了自身的科技回归,实现了华北平原上三大河流的合理分布,其整个治水(黄)工作,应以恢复和发展航运为中心,实行以运促水的方针,达到兴运和治灾的统一。但是却继续实行以治理水患为中心,航运未提上日程。苏联专家对治黄工作的错误指导,加剧了这种状况。实践证明效果不好,造成正个华北平原缺水和航运事业萎缩倒退,现在应以运促水,即围绕发展航运制定制治水(黄)规划措施,以达到治水兴运的双胜利。

鉴于国务院治水与兴运是两个部管理,所以去年我向两部部长发出呼吁,自觉主动搞好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工作上的协调配合。这样国家黄河战略才能真正落实。黄河、京杭运河和华北平原航运事业的全面恢复和发展是黄河战略在该地区落实的标志和检查验收的标准。

二、立足实际,解剖华北平原航运事业萎缩倒退的原因,特别分析1965年海河全流域治理,造成河北3000里航运、山东德、惠、聊三区航运很快消失的原因。我亲自调查直到1965年山东三地区航运量还占社会运输总量的50%。对这个问题以上我做了初步分析,急须主管部门依据丰富资料深入分析。这是水利、交通界改变观念的基础。

三、立足基础理论,全面总结我国以运促水的历史经验和当代科技成就。

   从基础理论讲,中国大运河发展的历史经验和科技成就是发挥了我国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三大台地和多山地丘岭、水体势能丰富的自然优势,隋代中国大运河建设成功内含治水兴运32字金律:远程短调、跨河恒流。以湖定责,自流航行。分段核算,自降成本。闸控调节,区段协调。

明初1411年宋礼、白英发展都江堰经验,创建戴村坝.南旺枢纽工程,建成京杭运河,内含治水兴运的24字金律:以汶济运、越脊成功。南北分流、以北为主。自流通航、闸控调节。至今,戴村坝南旺枢纽工程是京杭运河被世界水运界评为世界科技含量最高的水运工程的主要标志。

明末1604年韩庄运河建成,发展了京杭运河,内含十六字金律:以湖济运、黄运分治。避黄稳航、提高效率。京杭运河年运量由30万担提高到300万担。

当代恢复黄河、京杭运河航运,将把两河航运发展到空前高度,使其成为永世润泽中华民族的万岁工程,创造新时代的40字金律

两湖统治、湖河一体。济梁运河、南北分流。平开隧道,南北对接。自流通航,闸控调节。运调结合、精准施策。这40字金律的正确运用。将确保建成以三峡工程闸下水为中心的京广运河,这一工程应该成为我国新时代水利工程的代表作。因此,京杭运河决不能学习国外的横河过黄,必须发展中国大运河的科技成就。

治水兴运是修复大地的缺陷,习总书记要求我们要用好禹王的办法,按规律办事。水的规律是宏观决定微观,历史决定现在,地势决定流式,流势决定工程设计。经济效益决定工程成败和设计水平的高低。其本质是否做到了水体势能的最高效益的转化。

中国大运河、京杭运河的建成和发展,都做到了水体势能的优化组合,各自创造出那个时代的“金律”。当代创造出最高水平的“金律”也就很正常了。欲创造出当代的“金律”,必须慎用提调,尽量避免提调,只有在非常缺水、生态保民的条件下,才能考虑采用提调手段。最宽优惠应是:一、享受水电成本价;二、生产的粮食、蔬菜经得住市场竞争。否则必成为地区甚至国家的负担。

   国务院有关部门、沿黄沿运各省、各级领导、各级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应联合奏响科技治黄兴运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运河交响乐,充分展示我国民主协商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和精准施策的强大纠偏力量。一举纠正“经验”治黄兴运的原则错误,开创恢复两河航运的新局面,为全面优化黄河流域、华北平原水系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出沿黄各省应有的贡献。同时响亮提出科技治黄兴运口号:太阳在东方升起,治黄兴运在当代成功!

  最后,把我八十岁生日抒怀诗八首中的一首《华北巨变世界惊》献给水利、交通界的同仁:

 

少年离家寻乡梦,中年立志写水经。

以海治黄大河稳,鲁水济运京杭兴。

借江请淮依地势,皖豫水灾一掃空。

待到两河复航日,华北巨变世界惊!

注:(两河,黄河、京杭运河)

 

 

李殿魁,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1939年出生,山东省梁山县人,中共党员,教授级高工,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潜心研究黄河治理,亲自领导治理黄河口,把约束论和能量平衡原理引进治黄,提出了“三约束”理论,发表《治水新论》等多部专著,为长期稳定黄河现行流路,根治黄河水患,恢复和发展黄河、京杭运河航运提供了理论支撑,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和具体的工程方案。

2021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