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活、学习、成长,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旅游?

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南中环街529号清控创新基地B座1608

电话: ‭186-3437-0215‬

电话: ‭185-3683-0215‬

E-mail: 3362757492@qq.com

新闻资讯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生活、学习、成长,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旅游?

浏览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与行走,自古就是人们“向往的生活”。唐人李白游历大江南北,于大量诗作中咏叹风景名胜,不少名篇至今仍脍炙人口;明人徐霞客足 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徐霞客游记》记录的奇光异景今天仍被人们学习研究。现代社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大众旅游时代已经到来。团队游只是少部分人的选择,自助游、自驾游越来越受欢迎,微旅游成为一种时尚……今天,人们需要什么样的旅游?希望能从旅游中得到什么、悟到什么?旅游业者能给游客提供哪些高层次的服务?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或许就是我们认识旅游的过程。

 

专家观点

张辉 王慧娴:旅游是生活,也是学习和成长

 

旅游的基本属性包括经济属性、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在先前的旅游发展中,我们更强调旅游的经济属性,很少关注其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旅游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修身养性之道,中华民族自古就把旅游和读书结合在一起,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世界各国特别是世界文化大国在发展现代旅游业中,除了将旅游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外,更注重将旅游视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来加以推广。

 

 

在人一生的不同阶段中,旅游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从历史上来看,旅游现象和旅游行为早已存在,然而旅游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是工业化社会的一种现象,这是由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工业化越发达,城市化程度越高,居民的旅游生活方式越是普遍,这正是二战以后旅游进入大众化时代,20世纪90年代中期旅游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的主要原因。就世界范围来说,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国家,都将居民旅游的权利与消费作为国家管理的重要内容、政府工作的重点。旅游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大约是2000年以后的事。在20世纪,一提到旅游,都是外国人的事,发展旅游就是发展入境旅游,这是由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进入21世纪,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旅游成为我国居民重要的生活方式,旅游过年、旅游过节、旅行结婚、旅游度假、旅游休闲、旅游养老成为更多人的选择。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旅游是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生活方式,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荡涤心灵。为此,顺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旅游业培育成最具影响力的幸福产业,全面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赋予旅游业的一个重要使命。

 

旅游是一种学习方式。从教育方式来说,传统的课堂学习经常让学生感到“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而通过旅游这种方式,特别是研学旅游科学的课程设置,国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可以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地理形态和发展进程,从小树立起国家意识和文化自信,产生根植于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自信,则中国自信。通过旅游的学习方式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最终实现文化强国。从教育规律来说,青少年通过旅游了解中华文明的根源与历史脉络,可以接受全方位的文化教育。青少年通过旅游可以对旅游资源承载的文化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保持好奇心与创造力,这对于文化传承和发展至关重要。从教育内容来说,书本教育的内容是有限的,特别是以升学为导向的考核机制,使得一部分学生只重视考试成绩,而忽视了自身的文化修养。旅游恰能弥补这份缺失,旅游涉及的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领域知识可以全面重塑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旅游是一种成长方式。青年人的成长通常要在经历了艰难困苦后才能真正实现。这里的艰难困苦包括对身体的考验和对精神的磨砺两个方面。探访名山大川,收获愉悦旅游体验的同时也伴随着舟车劳顿,特别是青年人青睐的远距离和长时间旅游,是对意志力的一种挑战,青年人在一次次自我突破中完成了成长中的一次次“迭代”。红色旅游也是帮助青年人成长的一种重要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对青年人提出了新要求。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作生活过的地方走走看看,感受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激励青年人继承发扬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做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在新时代长征路上风雨无阻、一往无前,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旅游从经济属性向社会和文化属性延伸,从人的生活方式向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转变,既是大众旅游发展的表现,也是一个国家旅游发展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我国旅游业新发展阶段,除了发展具有生活方式的旅游形态,构建具有文化目的的旅游体系、发展具有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的旅游形态,也是我国旅游新发展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就当前来说,业界应以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以及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依托,通过对我国文化遗产地、自然遗产地和国家文化公园不同的文化元素、文化遗产、文化基因、文化形态、历史事件、重大工程、标志性景观和地理形态进行深入挖掘、提炼和系统组合,形成具有文化目的的旅游体系,使我国的文化遗产地、自然遗产地和国家文化公园不仅成为体验生活方式的空间,更成为人们体验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的空间,全面推动大众旅游发展。(作者系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会长、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山西财经大学文化旅游学院副教授、山西财经大学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戴斌:回归日常生活场景 以民生视角思考旅游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人民向往诗意生活的真实写照。五千年文明史留下了徐霞客等大旅行家的名字,留下了浙东唐诗之路,留下了三山五岳和四大名楼,但是对于绝大多数老百姓而言,可能终其一生都在方圆百里的土地上讨生活,既没有诗也没有远方。

 

 

得益于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开始从少数人的消费变成多数人实现的权利,作为生活方式的旅游,开始照进全面小康社会的现实。来自市场观察的结果和统计数据持续丰富和完善当代旅游发展的理论内涵:旅游成为国民大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游客开始广泛进入目的地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间。

 

从戏剧场到菜市场,游客自由自在地融入当地生活场景,重新定义并发现旅行的美好,城市和乡村开始成为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并倡导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无疑具有十分明显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回归日常生活场景,以民生视角思考旅游,将成为理论研究者、产业实践者和政策制订者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生活方式是大众旅游人民性的理论视角。随着国内旅游的兴起和带动作用的显现,旅游开始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加以培育,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迎接大众旅游时代”。自那时起,理论研究和政策设计开始从国家层面的宏观叙事,转向人民生活的微观视角。随着决战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小康,大众旅游进入新发展阶段。不同于欧美学术语境中的大规模、低品质、环境侵扰,中国当代语境下的大众旅游更多指向每个人都能实现的旅游权利、每位游客都能享受的服务品质。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者作为生活方式的旅游,自然会指向大众旅游的人民性,两者在理论上是相通的,在实践中是相连的。有利于传播的表述是:当旅游像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融入国民大众的日常生活选项,当游客像当地居民一样广泛融入目的地城市和乡村的公共空间和休闲场所,一个更多的国民参与、更高的品质分享的主客共享全面小康生活的时代,开始了!

 

 

生活方式是智慧旅游现代化的现实路径。旅游是国民的权利,是人类长存的生活方式,也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更加重要角色的现代服务业。当前,源于“互联网+旅游”的智慧旅游已经完成了概念导入和市场培育,正在走向政策推动与产业创新的发展阶段,并成为建设现代旅游业体系的重点任务和关键支撑。经过40多年的发展,景观之上是生活、目的地是生活环境总和、主客共享美好生活新空间、商业环境和生活方式是日渐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文化引领和科技支撑是旅游业现代化转型的关键要素等观点,已经成为旅游业界的广泛共识,也是全面小康社会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智慧旅游推进的供给侧改革和现代化转型,必须着眼于人民群众对美好旅游生活的向往,基于信息传递与旅游决策、旅游攻略与行程预订、场景创造与消费感知、支付与分享等生活细节,不断提升游客的安全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基于生活方式的消费场景为“旅游+”“+旅游”提供了强有力的现实支撑,也为各类投资机构和市场主体的创业创新提供了现实可能。

 

生活方式是旅游发展新格局的内容支撑。从全球范围看,国际游客喜欢到访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有哪些?是时尚的巴黎、典雅的伦敦、繁华的纽约和东京,是万象之都的香港,是非常新加坡,它们有高品质的都市生活。在国际旅游目的地特别是都市旅游目的地竞争格局中,本地工商业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温暖,远比自然风光和历史积淀更为重要。当我们把目光放到国内,再看游客满意度最高的城市是哪些?是重庆、成都、上海、苏州、南京、广州、厦门等枢纽和一线城市,而不是那些拥有举名闻名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城市。前者拥有现代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商业环境和国际化生活品质,发展的是城市旅游;后者依托传统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的是旅游城市。旅游发展案例和宏观数据表明,无论是规模和速度,还是结构和效益,城市旅游的发展模式都要优于旅游城市的发展模式。我们注意到更多的旅游城市如西安、桂林、黄山、张家界,试图通过互联网传播来打造网红打卡地,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旅游需要“网红”,但网红不是旅游的全部,没有生活内容支撑的网红是不可持续的。全面小康时代的城市旅游,要注重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提升。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和国际旅游合作深化,中国还需要对外宣传推广新时代旅游形象,推进更加广泛的旅游交流和要素流动。应当用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赋予国家旅游形象全新的内涵,用现代化、中国风、国际范吸引更多海外游客到访。当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国民走出国门,去世界各地体验当地的品质生活,展示中国的形象。

 

作为生活方式的旅游,不仅指向主客共享繁华的当下,还应指向协同创新的未来。年轻人引领未来的生活方式,也创造未来的旅游方式。生活不仅是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还包括文学、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科技、教育等精神追求和文化生活。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进程中,如何让人们在行程中领略文化之美、增强文化自信?如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赋能旅游业,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理论研究者、政策制订者和市场实践者要回到生活场景,深入研究国民大众的旅游消费需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商业力量的主体作用,以怡然自得的生活场景吸引海内外游客的到访。(作者系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

行业声音

季琦:让酒店生活更有格调

 

 

也许旅游的真正乐趣是换一个时空,换一种活法,换一套思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追求的是物质体验;而今天,人们更多地追求内在体验。在旅游行业,我们经常用“吃住行游购娱”来说旅游的各个要素。由此,很多人把住的酒店当成旅行中的家。

 

过去的酒店,在满足基本需求上,提供了标准可靠的住宿产品;在高阶位上,提供一种高端的生活方式。未来的酒店应该是:既像家一样可靠、踏实,又有家里无法体验的生活方式。其中,让酒店成为接触当地传统细节的入口,营造适度的社交场景,进行有分寸的艺术呈现等,都是酒店的加分项。

 

一个好的酒店设计,本身就是一件艺术作品。艺术与酒店结合,可以很好地演绎、体现酒店的审美情调和价值取向。但是,艺术不能做成简单的堆砌——所谓的艺术酒店,那是本末倒置了。艺术作品应该和谐、自然地融合在酒店里,不张扬、不抢风头。客人在前,艺术在后。

 

 

当然,昂贵的材料、铺张的空间已经不能彰显酒店为客人带来的生活方式,反而是精神层面的文化和艺术更能够体现一个酒店的审美和格调。比如,有些酒店前台改成像咖啡店、茶室一样的布局和氛围,就充分体现了设计者对客人的人文关怀。当前台大部分工作都可以在移动端完成,社交、审美、休闲等功能就会走上前台。酒店可以让酒吧、茶室等空间发挥大堂社交功能,在这样的空间里,客人和一起住店的朋友聊天、上网、喝咖啡,也可以自己一个人发呆。让雕塑、绿化、设计家具、创意软装在这些空间里扮演重要角色,使得整个公共区域漂亮、有格调,温馨但不夸张。

 

酒店行业一方面面临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另一方面面临人工成本的上升。机器人将来可以帮助酒店做得更好,它有大数据支撑,还能识别语音和人脸,因此可以改变整个酒店业的服务品质和方式。技术不仅可以不冰冷,还可以增加人情味。

 

未来我们想把“睡”这件事做得更精致。比如通过研究床、音乐、熏香、枕头、灯光以及空气的含氧量、湿度、温度等条件,通过虚拟现实等各种工具,让客人睡好,把酒店本质的东西做好。(作者系华住酒店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黄细花:用行走的方式擦亮自己待腻的地方

什么是旅行?

 

 

流行的说法是:从自己待腻的地方跑去人家待腻的地方。

 

这种说法既概括了旅行的心态属性和空间属性,也强调了两者的合二为一。

 

当然,这也不是普遍真理。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当空间的移动成了现实障碍甚至心理障碍,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日常生活中旅行,将生活旅行化、旅行生活化,将旅行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好的方式。

 

于是,就像2021年初所提倡的“就地过年”一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就地旅游”“家门口旅游”,“北京人游北京”“上海人游上海”“广州人游广州”等热潮兴起,周边游、研学游、家庭游、休闲游、民宿游等成为首选,微旅行正在流行,说走就走更成为可能。

 

 

来自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旗下白天鹅宾馆、白云宾馆、华厦大酒店、广东温泉宾馆的报告显示,2021年春节期间,本地游客占比超过70%,而往年只有40%。

 

与日常生活很近,与传统旅游甚远,这种家门口的微旅行,因为将熟悉的地方陌生化,从而更加强调了旅行“发现”的特质和文化属性,印证了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长篇小说《在路上》中所言“试图用能给世界一些新意的眼光来看世界”,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广告语“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应该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同时,这种微旅行还将日常生活旅行化,因而也更具烟火味、人情味,如纪录片《风味人间》总导演、“扫街嘴”陈晓卿所言“人情比美食更有嚼头”。

 

不生活,不旅行;不文化,不旅行;不发现,不旅行。旅行也因而越来越侧重“诗”而略过“远方”,亦越来越强调主体而淡去客体。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说:“为了回到你的过去或找寻你的未来而旅行。”当旅行成为生活方式,正如生活一样,在哪儿都是生活,在哪儿都是旅行,关键是能否在旅行中发现新意思,找到自己。

 

什么是旅行?旅行也许就是“用行走的方式擦亮自己待腻的地方”。说到底,就是把生活活成一种旅行,不用去那么远的地方,不用那么特定的仪式,每天对自己好一点、更好一点,这也是疫情影响之下的一种领悟。(作者系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总经理)

 

周卫红:旅游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

 

旅游是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春秋旅游目前在探索与实践的重要部分,即面向大众市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正是着眼于此。

 

 

一是广泛。旅游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应该是适应大众的需求,给生活增添美好的成分。因此,提供丰富的目的地、多样组合的产品、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服务,以及必要的性价比,是我们的基本原则。滇东南产品的火爆,既源于上海至文山直航,降低成本、缩短城市间交通时间,也源于在目的地中,世外桃源普者黑、红河元阳梯田、建水古城、弥勒东风韵进行了有机组合,吸引各种游客,形成这片市场的热闹景象。

 

二是频率。旅游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正在迈向高频节奏。以前,每年出游一次的客群占比相当高;如今,一年出游多次的客群不断增加。春秋旅游数据显示,即便是2020年,同一游客乘坐飞机出游(不含差旅)超过4次的人数也有相当比例;而对于家门口的“微游上海”产品,复购5次以上的人数占比超过30%。

 

 

三是品质。旅游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高品质产品越来越受到青睐。2021年春节,春秋旅游的年夜饭产品中,销量最好的是上海高档酒店尤其是国际品牌酒店的自助餐套餐产品。而“就地过年”也让市民走进上海具有优秀历史的酒店,如和平饭店、锦江饭店等,体验“住在故事里”的美好感觉。这显示了人民群众的收入和消费观念的变化。

 

四是内涵。旅游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文化和精神内涵独特的产品更加受到欢迎。比如“微游上海”,武康路微游结束后,参观上海话剧中心并欣赏一场海派风格的话剧,就很受游客的欢迎;又比如北苏州路的微游产品,因为包含淞沪抗战中的四行仓库,也广受好评。

 

五是分享。旅游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产品设计时就必须考虑到可分享需求,即关注场景化。这个场景应该很美好,值得人去回味、去分享。我们要关注游客本身的兴趣、生活、思维习惯以及消费水平。比如对于喜欢摄影的人,一定要在合适的时刻,带他去合适的点位,记录他心中向往的场景。旅途中,我们会努力安排让游客能够感动和铭记的瞬间,比如亲人、朋友、同学之间的纪念日庆祝等,营造仪式感。生活需要仪式感,旅游也是如此。(作者系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副总经理)

 

胡斌 叶礼萍:旅游的本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用2017年热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来形容旅游的本质非常合适。旅游就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三生”相连,“三世”相通,充满诗情画意。

 

 

首先是“三生”相连。三生即生态、生产、生活。旅游是在良好生态基础上生产生活化、生活艺术化,也是生活生产化、艺术生活化。这里的“生态”是现代语境下广义的生态,既包括自然生态,也包括人文生态。发展旅游不仅需要优美的自然环境,也需良好的人文环境。生产生活化是把目的地原有的、特有的一些生产方式变成游客的旅游生活,如体验农业、工业旅游等。生活艺术化,是将目的地生活进行包装修饰,进行艺术再现,变成旅游产品,如《宋城千古情》《印象刘三姐》《文成公主》等大型旅游演艺,旅游纪念品开发的包装等。生活生产化是指让游客体验一些生活内容、方式,如到成都郫都区川菜博物馆学炒菜,到眉山泡泡菜,也包括康养、运动休闲类参与性旅游。艺术生活化是指文博旅游等对目的地文化的开发,如让游客练书法、学京剧、画唐卡,把艺术带回家。

 

 

第二是“三世”相通。旅游是读“前世”的文化——怀旧;过“今世”的生活——休闲;追求“来世”的超脱——自在。怀旧休闲自在相连,过去现在未来相通。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节奏明显加快,很容易造成身心疲惫。走出家门,领略名山大川、名胜古迹、风土民情,与大自然对话、与古人对话、与当地老百姓交流,其乐融融。要深挖传统内涵,做好“老祖宗”这篇文章;突出自然禀赋,做好“老天爷”这篇文章;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做好“老百姓”这篇文章。

 

第三是“十里桃花,诗情画意”。旅即旅行,是位移,是交通,是“远方”;游即游览,是娱乐,是美好,是“诗”,是诗情画意。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说过“游哉,乐也!”旅游从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消费、精神消费,是欣赏美丽、感受美好,是“诗和远方”的完美组合。无论是“人面桃花”,还是“桃花运”“桃花醉”,桃花已成为“生命丰润、美颜理想、诗情画意”的代称。旅游就是“十里桃花”,要有一定规模,有一定环境容量、时间容量,否则很难成为目的地;审美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远方”之所以美,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距离产生美”;旅游从“养眼”“悦耳”开始,然后“好吃”“洗肺”,甚至“净心”、磨炼意志、提升境界;“没有笑脸莫开店”,做旅游眼中一定要有画面、有美感,有浪漫主义情怀,并与现实主义结合起来。(作者系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四川能投集团文旅基金公司副总经理)

 

达人分享

刘运泽LauRanger:认识世界的直观方式是亲身去感受它

 

从背包客到头等舱,从跟团游到自驾游,从江南水乡到西北高原,从摄影小白到首席摄影师……十几年来,旅行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刘运泽 供图

 

对我而言,出行方式多种多样,但无外乎三种模式,旅游、度假和旅行。虽然从字面意义来说,这三者没有很大的区别,简单来讲都是玩,但细细品味,三者的区别很大。旅游就是跟团式的走马观花,看似游遍各地,但并不深入。度假则是完全处于放松和享受的状态,可以说在吃住行方面追求一定的高标准。而旅行,则是强调深度观察身边的景色和事物、行走线路上的文化和历史,是带着问题出发或是在过程中寻找自我的出游方式。所以我更喜欢也更倡导以“旅行”的方式出游,在放松心情的同时有所收获,让学识、眼界、心胸、格局有所提高。

 

 

认识世界的直观方式是亲身去感受它。无论它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深入革命老区的红色主题旅行,让我们更加坚定信仰。走进生态保护区的环保教育旅行,让我们更加珍惜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前往暗夜公园里的星空探秘旅行,让我们产生对宇宙的浓厚兴趣。亲近自然的秘境探索博物旅行,让我们对美妙的世界有更细致的观察和了解。

 

旅行是一种乐观、向上、积极的生活方式,是能够让书本上的知识立体和丰满起来的便捷途径,也是我们提高自身阅历的必经道路。(作者系三江源生态文化旅游首席摄影师、中国国家地理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