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渤海之滨,大河之洲
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大江大河,都会在入海口地区塑造一个“三角洲”,并在那里形成相对完整的生态、经济、文化体系。作为全球“造陆冠军”的黄河,当然更是不同凡响。美丽富饶的黄河三角洲,即是千百年来万里黄河填海造陆的辉煌成就。
序曲 驰骋神州
齐鲁网摄
“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尔雅·释水》)“渎”,是我国古代对独流入海河流的一种称呼。因为其汪洋恣肆而受人敬畏,因为其独流入海而受人尊重。“四渎”之一的“河”,即是指“黄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于东营市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千米。她是仅次于长江的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第六长河。
地质资料显示,黄河是一条相对年轻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早更新世,今黄河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滔滔大河。
漫长的100多万年时间里,黄河像一条苍龙,横卧在神州大地上。她延伸着自己的身躯,张扬着自己的个性,欲裂壁而出,似腾空而起。她大开大阖,汪洋恣肆,斗转蛇行,鬼斧神工般在地球表面书写了一个大大的“几”字。“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古人的名句,既写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性格,又写出了她那一往无前、雷霆万钧的气势。
不倦的黄河,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留下了难以计数的名胜古迹,支撑起了中华文化的巍峨大厦。与此同时,黄河
也在其入海口门附近塑造了广袤的黄河三角洲。
第一乐章 大地年轮
解放军报摄
“铜头铁尾豆腐腰”,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种对黄河的描述。说的是黄河的上游和尾闾都不足为患,而在其中下游衔接的河南、河北一带却最容易出现决口。不信你看铜瓦厢,你看花园口,你看开封城摞城的历史遗迹,你看《山海经》上对河北境内大河轨迹的记述与描绘。
不过,你要真的住在黄河尾闾,就会知道当年的黄河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驯良,黄河堤防更不像人们理解的那样固若金汤。不信的话,你可以看看山东,看看东营,看看这里脉络清晰的黄河故道、纵横交错的黄河废堤,看看更大范围内新旧套叠的黄河三角洲。
从自然地理概念来看,黄河三角洲可以分为古代三角洲、近代三角洲和现代三角洲。古代黄河三角洲以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为顶点,北达天津,南至徐淮流路,总面积25万平方千米。近代黄河三角洲以今东营市垦利区胜坨镇宁海自然村为顶点,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支脉河口,面积约5400平方千米,主要在东营市范围内。现代黄河三角洲以东营市垦利区兴隆街道渔洼村为顶点,北起套尔河口,南到支脉河口,东到渤海沿岸,面积约2200平方千米。
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所界定的“泛黄三角”地区,则包括山东省的东营、滨州两市全境,潍坊市的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市的乐陵市、庆云县,淄博市的高青县和烟台市的莱州市,共19个县(市、区),陆地面积2.65万平方千米。
黄河与东营大地结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洪荒年代。相关内容,我们将在其他文章中予以讨论。今天,我们主要是想拉近距离,欣赏一下眼前的黄河三角洲。早在1855年之前,作为古济水北支的大清河原是地下河,岸高河深,水行其间,两岸并无堤防工程。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道后,经数十年冲淤,河道逐渐展宽淤高,河水漫溢,时为患害。自19世纪末叶,当地官府和两岸居民开始修筑官堤民埝,抵御洪水,拱卫家园。但因力量所限,堤身矮小,抗洪能力明显不足,黄河决溢依旧频繁发生,哪怕动用数百万之众依然束缚不住这匹脱缰的野马。统计资料显示,自1855年至1938年,东营地区先后有34个年份发生黄河溃堤决溢,共计决口70处、入海口改道6次,给沿岸人民造成的灾难和损失难以计数。
马志飞摄
而与此同时,黄河口人在很大程度上又极得黄河之利。“河水一石,其泥六斗。”黄河每立方米水体含沙量达到900多公斤,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有关水文资料显示,黄河入海口一带的年均水量为369亿立方米,沙量9.28亿吨;年最大水量973亿立方米,最大沙量21亿吨。这些泥沙,有1/4会淤积在下游河道,1/2会沉积于口门两侧,其余1/4将输入深海。有人统计说,如果将黄河一年的泥沙量堆成高、宽各1米的堤坝,其长度将是地球到月球距离的3倍,可以沿赤道绕地球27圈。丰沛的河水,为黄河下游尤其是黄河口一带提供了充足的优质水源。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淤积到入海口附近,营造出了坦荡辽阔的沃野平畴。
地方史料记载,自清朝咸丰年间黄河复由利津入海,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随着黄河尾闾的一次次决口和流路变迁,形成了西起套儿河,东南到支脉河口,长115千米,平均宽60千米的广袤新淤地,仅当时利津县境内就有荒洼面积100余万亩。人民治黄以来的历次裁弯取直、人工改道,减少了黄河泥沙沿途沉积,防止了渤海沿岸蚀退,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大片新淤地的形成。
神奇的黄河三角洲,如同大地的年轮,一层一层向着浩瀚的大海不断延伸。
第二乐章 湿地神韵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正是大片的不断吐故纳新的湿地,成就了年轻的黄河三角洲,成就了风光秀美的黄河口。
黄河口无疑是世界上生长、涵养湿地最多的江河入海口。黄河三角洲上最迷人的景观,也莫过于这陆海交接处的大片新生湿地。这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受《拉姆萨尔国际湿地公约》保护的国际重要湿地。更令人震撼的是,直至目前,在黄河水量充足的情况下,黄河入海口仍以每年2~3千米的速度向海中推进,年造陆面积可达2万亩,东营因之成为世界上陆地自然增长最快的地方。
张泉江摄
这里拥有以黄河入海口、天然芦苇荡、沼泽湿地、浅海滩涂、野生鸟类为主体的丰富而又独特的自然景观,拥有新、奇、特、旷、野的多元化美学特征。这里能看到海上日出、长河日落,能看到江北水乡、塞内草原,能看到河海交汇的壮阔、乌鹊反哺的缠绵。在广袤的新生湿地上,你可以尽情地宣泄自我,你可以缱绻地回归自然。
独特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这片新淤地上的生物资源异常丰富。据统计,在黄河入海口一带有各种野生动物1628种,其中海洋性水生动物641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有江豚、斑海豹等9种;鸟类368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丹顶鹤、东方白鹳、大鸨等1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大天鹅、灰鹤、白枕鹤等51种;其他陆生动物619种。这里有各种野生植物393种,其中野生种子植物116种。丰富的生物物种、群落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使黄河口成为了备受科学家青睐的天然物种基因库、生物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为了更好地保护黄河入海口一带的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1990年12月,东营市政府批准建立黄河三角洲市级自然保护区;1991年11月,山东省政府批准建立黄河三角洲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准建立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包括现黄河入海口和作为备用流路的刁口河故道两部分,总面积1530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790平方千米、缓冲区110平方千米、实验区630平方千米,设黄河口、一千二和大汶流三个管理站。
第三乐章 红毯如茵
说起黄河入海口沧海桑田的变迁,不能不提到一种植物,它就是被称为“滩涂植被急先锋”的翅碱蓬。
张泉江摄
深秋时节,在广袤的渤海滩上,你总能看到那一簇簇深红色的植物。稀疏的地方,像跳动的火焰在秋风中摇曳;密集的地方,则像红色的地毯覆盖整个滩区。这就是翅碱蓬,绿洲问津大海的先行者。生长翅碱蓬,是大海成陆后形成草甸过程的最初探试。翅碱蓬的生根发芽,意味着其他耐盐植物可以相继在此安家落户了。
翅碱蓬属藜科被子植物,每年4月中旬,黄河口天气完全转暖时出苗。5月中下旬进入分枝期,6月下旬进入抽穗期,7月上旬进入花期,随之进入果期,9月进入盛果期。从8月份开始,吸足了盐分的翅碱蓬通体呈紫红色,与蜿蜒纵横的海沟河汊相交织,绵延不绝、如诗如画、锦绣天成,美丽的红地毯由此走入人们的视野。
翅碱蓬对土壤改良有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翅碱蓬非常耐盐碱,能够在含盐量0.3%~1.6%盐碱地上生长,能率先对新生陆地形成植被覆盖,有效减少水分蒸发,使地下矿物质和盐分、碱分往地表聚集的过程放慢,以降低土壤表层的盐碱程度。二是翅碱蓬的根系能保持水土,在其生长过程中能够使土壤层不断增厚,地下水位相对降低,土质不断得到改良。三是翅碱蓬属于泌盐植物,本身就能吸收盐分,通过叶子把盐分储存起来,通过自身的死亡分解稀释掉盐分,起到降低土壤盐碱度的作用。四是翅碱蓬的根和叶子腐烂之后能成为土壤中的腐殖质,可以增加土地肥力,为草甸发育奠定基础。
经过翅碱蓬凤凰涅槃般的“舍生取义”,新生的土地终于脱胎换骨,日渐肥沃而充满生机。由此便可以生长芦苇、柽柳、刺槐,直到棉花、大豆和小麦了。
第四乐章 芦花飞雪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张泉江摄
如果你想循了黄河口的苍苍芦苇去寻找梦中伊人,那你一定会大失所望。因为这里的芦苇简直太辽阔、太浩瀚。
芦苇是黄河口上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生命力最强的一种植物,也是这里每年最早发芽吐绿的一种植物。仅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就有天然芦苇270平方千米。如果没有陈草覆盖,每当春天来临,你能看到芦笋从地下钻出来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尤其春雨过后,大片大片的笋芽,万箭钻天,紫红青绿,争奇斗艳,更是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造化之功。“雨后春笋”,在黄河口上,人们大多是通过芦笋来感悟这个成语的。
到了夏天,绿油油的芦苇更是无边无垠,气势恢弘。博大、凝重、深沉,似天空,似大海,似群山。风中的芦苇荡,此起彼伏,波涛汹涌,重峦叠嶂,远观如黛。雨中的芦苇荡,则让人从内心深处生发出一种超乎雨打芭蕉的美感。秋季里,广袤的芦苇集春夏之阅历,演绎出一身的墨绿,那更是远古歌者一咏三叹的“蒹葭苍苍”的无限神韵。深秋时节,万木凋零,飞雁南渡,而此时的芦苇荡却如川剧变脸一样,为你呈现出另一种壮观景象——芦花飘雪,万顷吐絮,萧萧低吟,银装素裹。芦花,是黄河口上一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风景。
整个黄河口就是一个微缩版的大草原。除了广袤的天然芦苇之外,这里还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70平方千米,天然草地120平方千米,植被覆盖率55.1%,是中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黄河入海口南岸的大汶流草场,更是让你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每年夏秋时节,正是大汶流水草丰美的时候。红色的翅碱蓬、绿色的芦苇荡、高挑的罗布麻、蔓延的野大豆,共同主宰了这片新淤地上最美丽的时节。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保护区内没有牛羊,有的只是各种白鹳、苍鹭、天鹅、野鸭、雄鹰和更多大大小小的水禽。偶尔映入你眼帘的,还有见机出没的獾、貂、狐狸、野兔、黄鼠狼等陆生动物。
张泉江摄
一年四季,整个黄河口两岸都处在草丛覆盖之下。所不同的,夏秋季节是青草,而冬春季节是枯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你可别小瞧了这枯草,被枯草覆盖的大汶流同样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尤其跟一种叫做馒头柳的树木配在一起,这景观更显得别有神韵。
第五乐章 柳色青青
万亩天然柳林,是黄河入海口地区的一大景观。婀娜多姿、自然飘逸的柳树,经常会成为入海口两岸一个季节的主角。尤其是那些迎春而绿的馒头柳,星罗棋布于广袤的草场当中,格外引人注意。
柳树是黄河口地区分布最广的一个树种。因为其种类繁杂,神态各异,细微差别很多,人们采取的分类方式也是五花八门。一般认为,柳树分为垂柳、旱柳两个大类,垂柳又叫杨柳,旱柳又称杞柳、河柳,均属于落叶乔木。也有人认为,部分柳树属于落叶灌木。至于二级名称、三级名称,在分类过程中则经常出现套叠交叉现象。但这些,见仁见智,并不影响我们欣赏绿树、感悟自然、激发灵感。
唐代传奇小说《开河记》称,隋炀帝登基后,下令开挖大运河,“功既毕,上言于帝,决下口,注水入汴梁。帝自洛阳迁驾大渠,诏江淮诸州,造大船五百只。龙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时恐盛暑,翰林学士虞世基献计,请用垂柳栽于汴渠两堤上……上大喜,诏民间有柳一株,赏一缣,百姓竞献之,又令亲种,帝自种一株,群臣次第种,方及百姓。栽毕,帝御笔写赐垂柳姓‘杨’,曰‘杨柳’也。”这个传说听上去很有意思,不过也只是信口戏谑吧。因为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古代文化典籍《诗经》当中,即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的诗句。足见垂柳姓“杨”,并不是杨广御赐的。
唐朝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也曾传旨天下,驿道栽柳树以荫行旅。从此,所有大唐国土的驿道柳树成荫。西藏拉萨大昭寺前有一棵“唐柳”,又叫公主柳。据传为当年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时,特地从长安带去柳树苗种植,以表达对柳树成荫的故乡的怀念。这株“唐柳”,即是经历了上千年风风雨雨之后,硕果仅存的一棵。晚清名将左宗棠出征西北,倡导军民在潼关至新疆的驿道沿途植柳长达数千里。后来那里古树参天,翠郁青葱,人称“左公柳”。
风情万种、千姿百态的柳树,或生于路旁,或长于河边,造型各异,风韵不同,但都是枝条柔韧,绿叶黄花,白絮纷飞,颇有意境。古人多以柳枝、柳叶、柳絮、柳意入诗、入词、入画、入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 《凉州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几千年来,柳树一直是人们踏青郊游、长亭送别、悲欢离合的见证者,已经成为一种心有灵犀的语言符号。
黄河口的馒头柳为杞柳的变种,落叶乔木,分枝密集,因其树冠轮廓呈馒头状而得名。寒冷的冬季,黄河口草原上正是百草枯萎,万木凋零的时候,一株一株的馒头柳,屹立于浩瀚草原之上,有一种大漠胡杨的阳刚之美。而一待草色返青,柳树也变幻出绿色的枝叶,愈来愈丰茂,愈来愈深沉,像绿色海洋里涌起的波涛,像丘陵地带隆起的山包,像绿地里长出的蘑菇。任凭你如何发挥诗人、画家、乐师的想象,总不为过……
还有黄河入海口湿地当中那些与芦苇一起生长的杞柳,既不同于东营本土的旱柳、垂柳,又不同于可以用来编筐的绵柳。旱柳过于生硬,垂柳过于妖冶,绵柳过于杂乱,杞柳舍弃这些缺陷,而兼备了三者的优点,刚柔相济,伟岸婆娑。据说,这种杞柳是从黄河上游漂下来的种子,在这里落地生根而长成的。或许,这也是伟大的母亲河在揖别神州大地时,为儿女们留下的一份纪念吧。
第六乐章 柽柳婆娑
黄河口的众多野生植物中,柽柳是最富地域特色的一种。
柽柳,又名红柳、赤柳、观音柳,俗名红荆条。因其一年三次开花,所以又称“三春柳”。它属于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互生,披针形,鳞片状,小而密,小枝下垂,纤细如丝,婀娜多姿。一丛丛、一簇簇,凝重、苍劲,灵动、飘逸,如燃烧的火炬,似招展的旌旗,在茫茫原野上最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
柽柳的根很长,最长可达几十米,能够吸到深层的地下水。它耐干旱、耐盐碱、耐贫瘠,能在含盐碱0.5%~1%的盐碱地上生长,是最能适应干旱沙漠或沿海滩涂地带生长的木本植物之一,也是改造盐碱地的优良树种之一。正因为如此,在东营一些盐碱程度比较高的地带,柽柳仍是重要的绿化苗木。通过生长柽柳,土壤逐步得到改良,就能种植其他树种了。柽柳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祛风散寒,解表止咳,升散透疹,消痞解酒。
黄河口的柽柳一直受到当地人钟爱,尤其它那种昂扬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一直鼓舞着黄河三角洲的开拓者们。以至当地许多文学艺术作品,都不约而同地把柽柳作为讴歌描摹的对象。通过诗歌、散文、戏剧、绘画、摄影、盆景、编织等艺术形式,展现这种荒原野生植物特有的禀赋和灵性。
张泉江摄
(作者薄文军,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黄河文化经济发展促进会理事、东营市史志学会理事,黄河口地域文化研究学者、资深媒体人。著有地域文化书《穿越黄河口》《黄河口旅游文化》《东营进士全传》《黄河口抗日战争史》,新闻写作理论书《解构地域新闻》,时评文集《与专家对白》(教育卷),长篇报告文学《印象科达》。出版电子书《大河之洲》《黄河入海流》《东营民间传说》《诗情画意,导航东营》《南国逐鹿——春秋版“三国演义” 解读》等。与人合著地域文化书《垦区——山东战略区的稳固后方》《印象垦利》《沧海桑田黄河口》《垦利文化通览》等,参编书籍《东营市志(1996-2013)》《山东区域文化通览•东营卷》《东营图志》《利津文化丛书》《黄河口特色旅游文化》《教师口才学》《教师口语艺术》《回眸与展望》等;参撰书籍《中国状元全传》《中国宰相全传》《三农之路》等。本文内容,以多种形式见于作者多部个人专著及执笔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