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黄河水利工程-八盘峡水利枢纽
八盘峡水电站是黄河干流上的径流式中型电站,位于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距兰州市中心52公里。该电站于1969年10月正式开工, 1975年8月1日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1980年2月24日5台机组全部投入运行,1997年扩建安装了6号机组,现装机6台,总装机容量为22万千瓦。
简介
八盘峡水电站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低水头、河床式径流水电站,站址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境内。电厂原设计水头18 m,最高水头19.65 m,装有 5台轴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3.6万kW,总装机容量18万kW,设计年发电量11亿kW·h。
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高33 m,坝长396 m,水库总库容0.49亿m3,为日调节水库,正常蓄水位1578 m,最高洪水位1578.5 m,调节库容0.09亿m3。
八盘峡水电厂于1975年1月2台机组同时投产发电,至1980年2月5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主要工程项目亦全部竣工。
历程
八盘峡水电站是在刘家峡水力发电工程局提出“抢刘家峡、装盐锅峡、带八盘峡”的宏伟设想得到领导部门批准后上马的。当时刘家峡水电站已经下闸蓄水,有几千名劳动力面临窝工,他们以刘家峡为基地,抽出多余劳动力、物资设备,抽出安装力量去下游二三十公里的盐锅峡水电站装机,建设距刘家峡50多公里的八盘峡水电站,实行“大流水”作业,在相距共70公里的河段,几乎同时建设3座水电站,在祖国水电建设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创举。
八盘峡水电工程于1968年10月开始筹建,1969年11月主体工程开始施工,电站枢纽布置为河床式。拦河坝由泄洪排沙闸坝、厂房坝段及左、右混凝土副坝组成,坝顶全长396.4米,大坝高41米,坝顶宽14米~16米。水库面积11平方公里,总库容0.49亿立方米,系日调节水库。该电站是以发电为主兼有灌溉等综合效益的水电站。共装机5台,总装机容量18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11亿千瓦时。1999年3月,八盘峡水电站进行6号机组扩机土建施工,2001年4月1日,6号机组正式并网发电,至此,八盘峡水电站装机总容量已经达到22万千瓦。
八盘峡水电站由水电部四局组成813分局承担施工任务,采用“先厂后坝”,分期导流施工方案。一期导流:1969年11月在右岸河床用草土围堰围出厂房基坑,进行右岸纵向混凝土导墙施工,上下游用土石围堰挡水,河水由左边河床宣泄。二期导流:1971年11月用草土围堰围左岸两孔溢流坝基坑,枯水期河水由中间河槽宣泄。三期导流:1972年9月至10月初,中间河槽截流。上游采用草土围堰,下游采用堆石体,均采用立堵方式,河水从左岸明渠下泄。四期截流:1973年10月左岸明渠截流,河水从河中间已建成的泄洪闸、溢流坝下泄。基坑石方开挖采用手风钻钻孔,分层炸破开挖,机械出碴与部分人工抬运相结合。大坝混凝土浇筑采用机械拌合,拌合系统为7台800升鼓式拌合机组成。砂石料开采用采砂船,机械筛分,经专用铁路线运至工地,用皮带机运输至拌合楼。第3、4号机组于1975年8月1日投产发电,1975年12月14日第5号机组投产,1979年10月8日第1号机组投产发电,1980年2月24日第2号机组投产,至此电站设计的5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电站竣工。该电站共完成土石方挖填177万立方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浇筑35万立方米,金属结构安装3070吨,帷幕灌浆2.75万平方米。耗水泥10.7万吨,木材2.8万立方米,钢材1.87万吨。工程总投资1.4936亿元,总造价1.4227亿元,单位千瓦投资830元,千瓦造价790元。水库移民201人,淹没耕地73公顷,公路改线7公里,铁路改线7.5公里,新建跨黄河桥梁1座。据统计,八盘峡水电站自1975年8月1日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至2002年底累计发电226.6852亿千瓦时,累计创工业总产值15.93亿元,相当于电站总投资的10.66倍。
自动化系统
采用南瑞公司早期生产的DAMS-Ⅰ型数据采集系统。老系统由坝顶二条单向引张线、坝基机组段一条悬链式双向引张线、5条倒垂线、4个集线箱、自动监测装置及数据采集软件组成,于1994年2月投入运行,由于系统运行时间长、设备老化、软件运用困难,从大坝安全管理的角度看,改造是迫切需要的。本次改造是在第一次改造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项目优化,纳入自动化改造的项目包括:坝顶两条单向引张线、倒垂线、坝基沉陷、坝基扬压力、环境气温、三向缝、自动化监测系统共7个项目。通过改造将使八盘峡水电站大坝综合管理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八盘峡水电站大坝自动化观测系统改造项目启动伊始,就得到黄河水电公司的高度重视,针对系统改造项目在八盘峡水电站组织召开可行性研究、审核等专题会议,并于2009年初组织进行了主要设备和材料的采购招标。设备和材料到货后,由陇电分公司组织生产厂家、施工单位在现场进行设备验收。安装施工由测试陇电分公司负责,测试陇电分公司对系统改造项目尤为重视,经理程效国同志更是严格要求水工部在施工质量上做到绝对的保证,同时要以改造一个项目、锻炼一支队伍的思路,把此项工程做成样板工程。开工阶段分公司就积极组织技术力量(观测班员工)分二批次到设备生产厂家进行了全面培训学习,使生产技术人员全面掌握设备的性能,熟悉系统的构成和安装工艺、施工方法。项目改造过程中,分公司克服同期工作项目多、人员少等困难,精心组织,合理协调人力资源,严格质量要求、技术要求,全面保障系统改造项目施工进度和质量,努力把该项工程做成精品工程。
团结协作精细施工
自动化观测系统改造项目正式开工,测试陇电分公司积极行动起来,土建开挖和砼浇筑部分由八站水工部维护班负责监护和质量控制,设备安装部分由观测班负责控制。项目前期项目包括拆除坝基双向引张线、电缆槽开挖、扬压装置管路根部开挖、静力水准墩体基础开挖、坝顶引张线土建开挖等工作。水工部加强安全监护与文明施工管理,确保施工的进度,保证后续工作的如期进行。后期施工中因为牵扯到很多基础预埋件,水工部对施工图纸继续进行细化,施工队伍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以满足工程的需要。坝顶引张线测点混凝土开挖后,细心的工作人员发现原来的电缆保护管(塑料管)多有破损,立刻上报陇电分公司,征得陇电分公司同意后将保护管全部更换为钢管。此项工作虽然只是一个小问题,但体现出的是员工对此项工作的责任心。
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系统改造工作进入安装与调试阶段,测试公司组织公司龙、李、公、拉西瓦、青铜峡各站的观测骨干齐聚在八盘峡,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展开了最后的鏖战,与其说他们来到八盘峡水电站观摩学习,倒不如说是融入项目改造工作中。
八月份正值八盘峡气温最高的时候,而系统改造工作分坝顶和管理廊道两个部分。在坝顶工作的时候,骄阳似火天气炎热,而廊道里面温度骤降类似冬天。公司其它站区的同志许多人只带了夏季的衣服,而很多工作需要在(坝顶和廊道)上下沟通,他们穿着单薄的衣服每天在“冬夏”两个季节多次转换,其艰辛可想而知。大家和厂家人员一起,全天守候在坝顶进行调试工作。调试工作看似简单,其实颇为琐碎麻烦,两点之间一点点的偏差有可能就会造成反复性的重复工作。何况整个工作是在炎热的坝顶,一天下来工作人员几乎要被晒蔫了。
至此今日,系统改造工作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也正是因为有这种不畏困难和对业主高度负责的态度,使得此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观测自动化系统改造是实现大坝远程管理,提高大坝综合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此次八盘峡水电站大坝自动化观测系统改造将给黄河水电公司大坝安全管理提供一个实验平台,改造成功以后将推广至黄河水电公司的各个水电站,测试陇电分公司也将承担各个电站的改造工作,相信在测试公司的组织领导下,在测试陇电分公司参与观测自动化改造人员的努力下,会使黄河水电公司大坝综合管理水平得到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