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河民俗】二月二

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南中环街529号清控创新基地B座1608

电话: ‭186-3437-0215‬

电话: ‭185-3683-0215‬

E-mail: 3362757492@qq.com

黄河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黄河民俗】二月二

浏览量

【黄河民俗】二月二

 

 

二月二,又称“青龙节”“花朝节”“挑菜节”,黄河民间俗称“龙抬头日”。

 

 

黄河流域有一个传说,解释了“青龙节”的来历。相传,武则天夺取唐室江山后,改国号周,自封为大周武皇帝,做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玉皇大帝听说后很生气,命太白金星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准给人间降雨,以示惩罚。这一年,滴雨未下,老百姓苦不堪言。小青龙不忍心,腾身跃起,普降甘霖。玉帝大怒,将它压在一座大山下,山上立碑写道:“青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世间苦难罪,若欲重返九重阁,金豆开花方可归。”天下百姓为救青龙,四处寻找青豆,但怎么也找不到。转眼到了二月初一这一天,一个老婆婆背着玉米去集市上卖,不小心,玉米洒了一地,她和周围的人看着金色的玉米眼前一亮,这不就是金豆吗,炒炒不就开花了吗?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了整个民间,第二天,家家炒玉米并到处扔撒。主管镇青龙的天将看到后,误以为金豆真的开了花,就禀明玉帝,玉帝无奈,只好命收法放了青龙。从此,每逢二月二,黄河民间就要炒玉米与各种豆类,河南阳武一带此日家家还要摊面饦,煎糕食之,试图用此巫术法助龙翻身。

 

 

据史料来看,唐代,二月二已成为固定节令,并形成多种习俗。明以后,关于龙的传说与龙的习俗占了主导位置,大致形成祀神、引龙、避虫、围仓、挑菜、游春、花朝等习俗。

 

 

由于皇帝被视为龙的化身,龙也由雨神成为大富大贵的象征。因此,沿黄许多地区产生了“引龙”之俗,希望把吉祥与富贵引入家庭。其引法大致有:

 

 

挑水引龙。此俗在甘、晋等省部分地区流行。此日清晨,甘肃永昌,山西太原等地的人们都要早起,把水缸挑满,谓“引龙”。

 

 

灰、糠引龙。此法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比较盛行。此日,山东大部分地区把灰从大门外蜿蜒撒入厨房,并围水缸绕一周,谓之引龙。

 

 

二月二以后,不仅冬眠动物要出土活动,各种爬行类小动物也开始萌生,黄河流域民间居住条件普遍较差,房屋主要以稻草、木头、土坯为建筑材料,难免成为蝎子、蚰蜒、蜈蚣等的寄生处,为免遭毒虫侵害,二月二沿黄上下还进行各种避虫活动。

 

 

用灰围宅舍以避虫。这种方法既是唐初孙思邈用石灰渗门限外的传承变形,又是黄河民间对龙神力崇拜的表现。此日,甘肃西和、临潭、漳县,宁夏隆德,陕西岐山、府谷、安塞、延长,山西和顺、榆次、永和、屯留,河南商丘、夏邑、宁陵、项城,山东大部分地区都是用炭灰或草木灰围绕宅院一周以避虫,陕西富平、平利还要用灰和红炭在庄墙外撒绕一圈,曰“卫庄”。在黄河人看来,这些线圈就是龙的化身,陕西谓之“围龙”,山西叫做“团龙”,甘肃谓“蛟龙杀虫”。

 

 

除画灰避虫外,黄河下游地区还盛行以杖击屋梁、门楣、拍瓦块避毒虫之俗。此日,河南确山、通许、孟津,山东一些地区要用笤帚或木杖敲击墙壁和房梁,当地人相信,这样一敲击,老鼠就不敢出来,蚰蜒、蝎子就无处藏身。

 

 

二月二龙抬头日说,对黄河民间的影响之大,远远超过了此日其他如挑菜、踏青说的影响,除祭龙神、助龙翻身、引龙、画龙杀虫、祈求丰收等活动外,还有许多地方习俗与龙有关。河南罗山小儿此日蓄顶发,命小名。山东大部分地区,童子多在此日开笔入学,以图吉利,称作“占鳌头”。山东郓城等地家家还要支起石磨的上扇,称“龙抬头”,据说只有这样,才能“细雨下得满地流,一年吃穿不发愁”。山西太原、河南偃师和山东一些地区讲究此日剃头,谓“剃龙头”。山西沁源一带此晚户户挂灯笼,曰“挂龙灯”。河南光州市场此日卖蒸笼的非常多,以致形成蒸笼市场,因“笼”与“龙”同音,人们为图吉利,多在此日买笼,希望能把龙带回家。

 

 

从黄河流域各地来看,一般都视此日为吉日和春节系列活动的终结,一年诸事活动的开端。从此日后,童子入学、士子出行、商人远游、农人兴作、女子缝织,一切恢复常业。黄河民间辛勤劳作的一年至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