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黄河水系的形成

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南中环街529号清控创新基地B座1608

电话: ‭186-3437-0215‬

电话: ‭185-3683-0215‬

E-mail: 3362757492@qq.com

黄河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黄河水系的形成

浏览量

新第三纪中,鄂尔多斯断块,发展成为抬升中的堆积平原,从新三纪的古地理可知,华北一渤海平原的北区,是断陷盆地,其南区是堆积平原。黄河孕育的宏大背影业已形成。喜马拉雅运动,是黄河生命的前奏曲。

在新第三纪的中新世,喜马拉雅运动所反映出来的全球大变动一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的相互挤压,使得太行山以西的断块地域发生剧烈的地壳升降,伴随着一些断陷、裂谷,形成了一系列的内陆盆地。鄂尔多斯断块渐渐抬升,它的周缘地区都断裂下陷,宏观地显示出断陷盆地系列,这些断陷盆地与六盘山以西的地槽褶皱带、板块碰撞带形成的高山一盆地发生联系,终于,把未来可能发育黄河水系的湖盆走向,勾绘了出来。

在未来的黄河上,中游地区,以一系列盆地为中心,形成向心水系,一个个水系中心,是一个又一个的内陆湖泊。由于各湖盆相互间隔。水系自成体系,还不存在一条连贯的黄河,但是,这正是黄河的胚胎,湖盆与湖泊的演化发育,对第四纪的形成,起到了关键的控制作用。

季风气候的格局,使得中国北方东西方向的干湿变化,成为气候分带的主导因素。太行山以东地区,是东部湿润季风区,夏季暖湿,冬季干冷,植被以落叶乔木为主,呈针阔混交。太行山以西、祁连山以东,即今陕、甘、晋及内蒙大部,是中部半湿润区,夏季季风微弱,降水较少,冬季千冷,植被以温带草原和森林为主。当时的新疆、青海地域,属于西部干旱区,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多为荒漠半荒漠景观,仅仅周边的山区有些森林,这里,与中亚广袤沙漠相连,发育着戈壁、沙漠,它们为第四纪黄土高原的形成,进行了物质的准备。

从北方地区新三纪孢粉植物研充可知,早中新世气候已渐渐回暖,松科、榆科花粉大量出现,而且亚热带植物孢粉比重回升。到了中中新世,是第三纪最暖的时期,松科花粉比率下降,被子植物中喜暖型一如山核桃、枫香粉属增多,水生草本菱粉属出现。到早上新世,草本花粉、藜科、菊科花粉含量增多,并出现一些耐旱的植物花粉。说明气候曾出现波动,有了转干冷之势,到上新世末,气候进步恶化。松科花粉大量增加,冷杉、云杉的花粉含量很高,与蒿、藜科花粉交替出现。这一发展趋势,与全球性变化一致;而且在喜马拉雅运动第二期的影响之下,中国西部干早气候带,也正威风凛凛地向东部推进,为黄土高原的诞生,埋下了气候环境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