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河几字弯东南角

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南中环街529号清控创新基地B座1608

电话: ‭186-3437-0215‬

电话: ‭185-3683-0215‬

E-mail: 3362757492@qq.com

新闻资讯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黄河几字弯东南角

浏览量

 一、山河形胜之地

 

黄河几字弯的东南角,应该从黄河龙门说起。

龙门是黄河的咽喉要道,位于连接山西河津禹门口与陕西韩城的一处峡谷

峡谷两面高山峭崖的下边是河床,龙门石壁的落差有30米高,巨量奔涌的河水,从“龙门”狭窄的河道猛然下泻,造成声如轰雷、激流飞溅景象,这就是民间所说的“黄河三激浪,平地一声雷”。

出龙门的黄河干流算是正式离开晋陕大峡谷,也走完了中游的主要峡谷地带,大河成为陕西渭南平原与山西运城平原之间的界河,这段河道又叫小北干流。

小北干流的周边,是著名的黄河金三角地带,它包括了陕西省的渭南市、山西的运城市、河南省的三门峡市到洛阳以东的大平原地区。

囊括了陕东南、晋西南和豫西山地到河洛平原地,特殊的地域环境,把早期的关中文化、晋南文化和中原文化在碰撞与交流中融合在一起,黄河金三角地带构成了中华文明草创时代的人文地理环境。

可以说中华文明早期最重要的曙光来源于黄河,这条伟大的河流与长江和西辽河,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出现的基本要素文明的源头。

在山西河津禹门口和陕西韩城以南的大平原上,黄河河面变得宽阔且汪洋恣肆,从只有40米宽的龙门冲泻而下瞬间变成几公里到十几公里宽的河面,“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的壮观景象出现了。

烟波浩渺的黄河干流,在平原地带顿时有了大河汤汤的气派,它在前行的途中,东侧接纳了山西境内的两条支流涑河与汾河,西侧收纳了陕西境内的黄河第一大支流渭河,一路浩浩荡荡南行,成为晋陕两省的交汇的界河。

南下的黄河在山西风陵渡与陕西潼关之间,遇到秦岭余脉华山的阻挡,大河歌罢掉头东,黄河拐弯折向东方,进入河南灵宝县域内的豫西山地,并且冲过三门峡,走过小浪底,进入河洛平原,这是黄河几字弯东南角干流的走向。

 

二、神话时代的黄河金三角地带

 

黄河几字弯东南角不仅山川大河气象万千,这个地区四千多年来的文明积淀,更如高天厚土般的厚重!它与整个黄河文明的起源与演化,有着割舍不下的渊源。

陕西省东南的关中平原是黄河文明最早发端的地域之一,除史前时期蓝田、半坡遗址之外,产生在黄河流域的周秦汉唐等众多的古代王朝,都与陕西关中平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河东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对复原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性质、国家产生的历史及探索早期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是研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标本。

走进黄河几字弯东南角,你会发现这里历史的天空不仅深邃而且遥远,它故事更是要从中国的神话时代讲起。

首先是补天的女娲,《山海经》和《楚辞》里记载了这位神话时代的传说人物

女娲氏和伏羲氏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生活在大约6000~8000年前的黄河流域。

他们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时代的两位部落首领,早于黄帝和尧舜禹。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女娲是母系氏族社会的部落首领;伏羲:是父系氏族社会的部落首领。这个历史时期,农耕、渔猎、畜牲业、造陶业都已经出现在黄河流域,而早期的人类社会也开始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

《山海经》记载了女娲的历史功绩,是捏土造人和练石补天。其间恰好遇到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互斗,共工失败后愤怒地撞断支撑天空的不周山,于是天倾西北、地火蔓延、恶兽横行、民不聊生。这完全是白垩纪恐龙时代的素描写真!女娲不忍看到生灵涂炭,决定炼石补天,她断巨鳖四足立为擎天柱,为黎民百姓撑起了一片天空!所以后人对这位母系氏族社会的部落首领极为推崇,尊称这位“大地之母”为“娲皇”。

 

 

在陕西潼关,秦人近年来修建了女娲园,而隔黄河对面的山西风陵渡,晋人则自豪地讲述着女娲墓曾经在山西风陵渡黄河岸边,豫西灵宝县则保留了关于女娲墓在其界内阌(men音门)乡县的文献记载。

宋代的地理志书太平寰宇记》记载:“风陵城在其下乡津,去县三里,即风陵故关也。女娲之墓,秦汉以来,俱系祀典。

《阌乡县志》也记载了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六月,阌乡县黄河滨女娲墓因大雨晦冥,失所在。唐肃宗乾元二年六月,濒河人闻有雷,晓见其墓涌出,上有巨石,石有双柳,时号风陵堆。盖女娲亦风姓。

今天的女娲墓,早已经被黄河大水淹没。而山西运城明代万历年间建立的女娲庙,则在抗日战争时期毁于日寇的兵火。

 

三、中华古典文化的源头

 

中华文化的源头毫无疑问要追溯到《易》。

易经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源头。提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贯穿了中华历史五千年,成为民族精神的源头。

史书记载:伏羲做八卦,文王演易经,孔子传周易”。

除伏羲是神化传说人物之外,周文王与孔子都是信史记载的人物。特别是孔子六经中第一经就是《周易》,而且津津乐道地讲:“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可见《周易》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之大。  

“文王拘而演周易”。

他被商纣王囚禁的地方,就是今天河南汤阴的羑里。

 

 

周人在族群与文化上的兴起,是从周文王姬昌的父亲季历开始的。那时周人的族群已经有了一定规模,足以让商王朝产生警惕。为此,商王文丁杀害了季历,商、周两个族群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季历的儿子名“昌”,因商王朝承认周族为西方之长,昌于是成为“西伯昌”或“西伯侯” ,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 。

 

 

他在位50年,先后征服了密须、伐黎、灭崇等部落,统一了关中平原,并且小心翼翼地私下交好各地方首领。

这时商对周的壮大越来越警惕,所以周文王姬昌被商纣王作为人质拘禁在羑里(今河南汤阴)9年,这是商、周失和,导致周人直接用战争手段推翻商朝的“武王伐纣”战争的主要原因。

 

 

周武王姫发灭商建立周王朝,不仅是改朝换代这么单一的事件,而是一种文明的交替与进步。

周代替商的后果,是周人推崇的礼乐文化和宗亲文化,代替了商代的巫鬼文化、祭祀文化,这是历史的进步。周文明与商文明有很大的不同也在于此。

西周建立。它使一个从周原(陕西宝鸡)走出来、僻居西北的姫周小邦,一跃变成天下共主,要统治更为广阔的商地领土,周人必须进行制度变革。

周人在制度上的变革,是实行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并且在宗法制度的基础上,对国土资源实行“分封制”。

这种管理国家的体制,是华夏族早期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尽管“分封制”曾经饱受后世诟病。但是,把贵戚功臣们分封到全国各地,宣告了一个新的国家概念——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个概念非常重要,是后来黄河流域乃至整个中国“大一统”理论与实践的开端。

站在文王演绎易经的八卦亭前良久,思绪在追溯中华精神文化的源头,头的波澜起伏久久缠绕于心一个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古老民族,正是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秀文化传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保持了数千年从未中断的黄河文明血脉,相比于埃及、希腊、印度,两河文明的多次中断,黄河文明是独一无二的。

 

四、青史有痕

 

在黄河几字弯东南角,还有两处重要的古代文化遗址值得关注。

首先是运城界内万荣县庙前村,黄河流域的第二大支流汾河,在庙前村汇入黄河。

在汾黄交汇处的北侧,有一座小山丘,是传说中轩辕黄帝扫土成堆、立高坛祭祀大地之母的地方。地母也可以理解厚土,是黄河流域古老农耕时代的“谷神” ,在农业为民主要支柱时代,掌管谷物收成地母,地位极为尊崇。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人在汾黄交汇处建庙,称“后土庙”,汉武帝亲自将庙改为祠。

 

 

在西汉到北宋以前的1200年时间里,后土祠一直是历代王朝祭祀谷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国家祭坛,每年金秋收获的时节,从国家层面到民间百姓都来此奠祭拜地母,以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以汉代为例,每3年由皇帝亲自到后土祠,对谷神地母进行国家公祭,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在西汉以后成为惯例。仅汉武帝刘彻就6次到这里亲自主祭地母,最后一次来到后土祠时,他年事已高,万里悲秋之际,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后人在后土祠的内院专门筑“秋风楼”,以示纪念。

从汉代到北宋,有24位帝王先后多次来后土祠祭祀谷神,这几乎成为每个王朝的惯例。直到明成祖朱棣嫌汾黄交汇处的后土祠路途遥远祭祀不便,在北京专门建了一个地坛,祭祀地母,自此,北京地坛取代了山西运城万荣县的后土祠。

但是,民间在后土祠的祭祀活动,一直延续到今天。

黄河龙门到芮城风陵渡共132.5公里,这段河道不仅非常宽阔,而且在晋陕大地上如神龙摆尾般屡次摆动改道,东西向移动的黄河飘忽不定,于是出现了民间百姓熟悉的说法:“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黄河每一次大的改道,都会淹没旧时的渡口,人们只能在晋陕之间的黄河岸边建立新的渡口。

从龙门到风陵渡一百多公里的干流上,黄河改道先后淹掉了禹门渡、葫芦滩渡、汾阴渡、西头渡、南赵渡、安昌渡、蒲津渡十几个重要的渡口。

而重要的古代遗址——山西运城永济市的蒲津渡在众多渡口中最为著名。

蒲津渡隶属古蒲州。蒲州是传说中尧的都城。

今天还保留着的蒲州古城遗址,始建于北周。现存古城墙废墟为明万历年间留下的遗迹。

蒲津渡在北周蒲州古城东12公里处,在这里架黄河浮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41年春秋时期的鲁昭公元年。那时,蒲津渡口便架设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跨越黄河的浮桥。

从秦汉以降至元朝初年,浮桥在蒲津一直存在,只是因为黄河改道,浮桥的位置有变化。

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因国力强盛,蒲津渡作为联系西都长安(今西安)与东都洛阳,及山西与陕西、河南、山东之间水上的交通要冲,得到了唐中央政府的重视,修建蒲津渡口,保障晋陕交通,成为唐王朝的国家工程。目的是解决旧有蒲津渡的规模、层次和运输能力。

唐王朝选择在蒲津建桥还有一个原因——蒲州有盐池。古代社会的盐铁,都是国家控制的重要战略物资。蒲州盐池自春秋时期以来,一直是西都长安与东都洛阳的食盐供应基地,蒲州盐业在唐代不仅供应两京,全国80%的食用盐都来自蒲州盐池。有资料记载,即使到了宋代,蒲州盐池的食用盐,还占全国居民用盐的65% 。所以,蒲津渡的建设也格外受到重视。

蒲津浮桥的建设,采用铁索连舟的方式。就是使用巨粗大的铁链,把横跨黄河的木船连在一起,在船身上铺木板,车马行人可以如履平地似的走过黄河。

黄河岸边柔软泥浆中的地基承载力,是唐代蒲津渡建设的一大难点,古人用生铁铸造8只各近70吨重的铁牛作为桥墩。在晋陕黄河两岸的渡口各立四只铁牛每只铁牛身下有6根3米长、近20吨重的粗大铁柱,插入河滩泥淖的地下固定地基,再用长长的粗铁索,连接晋陕两岸渡口上7 0吨的铁牛形成浮桥,整个浮桥的造桥技术在今天看来也是令人叹为观止。有资料讲,晋陕跨黄河两岸的8只镇水铁牛,用铁数量占唐王朝全年生铁产量的五分之四以上。

 

 

铁牛边立有一尊各20吨重的牵牛铁人,均为胡人形象,不仅“高鼻深目”,而是衣着的领子与当代的西装完全一样,这些铸铁胡人俑从侧面反映了唐代绸之路上的繁盛,有大量胡商渡黄河赴两京经商的历史。

蒲津渡的消亡发生在金元战争时期。哀宗元光元年(1222年)蒙古大军南下,金军溃败,蒲津渡火焚毁

 

五、 潼关怀古

    

对于古代王朝来说陕西省地理条件非常优越,它腰间横亘的陇山、子午岭和黄龙山,正好是北部黄土高原和中部关中平原的分界线。

分界线以北的陕北高原是典型的黄土梁峁地貌,千沟万壑犹如迷宫,也相对贫瘠。

而分水岭以南的关中平原,有泾河、渭河、黄河与郑国渠工程的水利之便,加上沃野千里一马平川,早在战国时代有成就王霸之业的地理条件。

其二,关中平原的四周,俱为天然屏障。

它的西至西北方向有六盘山、陇山;北有子午岭,黄龙山;东隔黄河的晋陕大峡谷与山西吕梁山相望;南有中条山和秦岭的余脉华山与黄河天险。

所以,关中平原的位置不仅居华夏之中,也由于四面环山成为天下险要,是军事上易守难攻之地。

关中平原北部有高大的六盘山可防游牧民族南侵;东部则是曲折狭长的中条山峡谷与黄河天险,设雄关可拒山东六国之师;而西部、南部有秦岭的存在,则是防御巴蜀和荆楚之地的天然屏障。

所以,纠纠老秦早在战国时代,便在关中平原四周建立关隘,东方的函谷关、西方的大散关、南部的武关与北部的萧关四大要塞,古称“秦之四塞” 。

这些关隘均易守难攻,有成就王朝霸业的先天条件。所以古人有“秦之四关固,则秦旺;四关失,则秦灭的说法。”

函谷关,是关中通往华北平原的通道,又称崤函古道。它沟通长安和洛阳两个古都,在历史上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秦地南侧进入关中的道路,是从南阳盆地方向由南向北的道路,此路必须走武关才能进入关中。

当年楚汉相争时,汉王刘邦就是绕开函谷关,从武关经商洛、蓝田进入关中平原,占领咸阳并灭亡秦朝的,这是武关道。

秦地西侧则有大散关,人们熟悉陆游的诗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就是指的这里。

大散关千年之前,是宋金鏖战的古战场。位置在今天宝鸡界内。宝鸡是唐玄宗路过此地,做梦看见有金鸡鸣叫,他认为这是祥瑞之兆,于是御赐这里一个名字叫“宝鸡”。其实这里旧称陈仓,西汉名将韩信在进军关中与项羽作战时 ,留下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成语,所以从大散关入秦的道路又叫“陈仓道” 。

通往关中平原北侧的关口是萧关,它在六盘山以东今宁夏固原县界内,萧关是关中平原的北大门,它扼守关中地区进入河西走廊通往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

秦人只要一夫当关,即用少量的兵力就可以阻挡外敌入侵,古代战争中,但凡想要攻入秦地,即今之陕西关中平原,可以说困难至极。

战国时期,山东六国合兵犯秦,一座函谷关就可以拒六国之兵于国门之外。

三国以后,秦人又在崤山、函谷关西30公里处修筑潼关 (又称桃林塞),它恰好位于黄河和渭河的交汇地带,背靠华山面对黄河,实为天险,而潼关以里则是辽阔丰饶的关中大平原。

位于山顶的关城堞楼女墙脚下,有潼河过,并汇入黄河,故名潼关。

 

 

由于炎炎两汉四百年,关中平原相对平静而少战事,函谷关被逐渐废弃。于是,在东汉末年战乱又起时,秦人在关中平原最东端——南靠秦岭、北濒渭水的咽喉要道处再设关,西可护佑关中,东可突袭中原,是保卫三秦大地东大门的绝佳之地。而且,潼关的位置恰好在渭河、洛河、黄河三河与晋、陕、豫三省交汇处,这里不仅鸡鸣三省,而且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战略地位重要,更是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抛开中国神话时代的战争传说,有记录的信史中记载了最早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的武王伐纣之战。周武王率虎贲3000,甲士45000人,从桃林塞(潼关)渡黄河出关中进攻中原商朝的都城朝歌;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为争夺霸权,在潼关脚下进行过河曲之战;三国时期,曹操与马超、韩遂大战于潼关脚下的风陵渡;唐末黄超、明末李自成,均在潼关与官兵鏖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欲侵犯陕西,动用十万大军进攻潼关,终被顽强的中国守军击败。抗战八年,日军最终也没有踏入陕西半步,“潼关固则关中安”,用“西北锁钥、关中咽喉”来表述潼关,应是名符其实。

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

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

落日黄尘起,晴沙白鸟眠。

挽输今正急,忙杀渡头船。

 

这是元代诗人赵子贞题潼关的古诗。潼关的自然风物与人文景观,险要且壮美!

古人曾经总结过“潼关八景”,它们分别是:“雄关虎踞、禁沟龙湫、秦岭云屏、中条雪案、风陵晓渡、黄河春涨、谯楼晚照、道观神钟

我来到潼关时正是暮春时节,除了中条山积雪之外,其余七景尽收眼底。从关楼直接走到山下风陵渡口,(又称潼关渡)回望山顶谯楼,堪称“雄、奇、险、秀”,关城䇄立,仿佛是在追溯三千年青史的点点滴滴,而眼前渡口的大河奔流,更像是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

黄河几字弯东南角,又称黄河金三角地区,山河形胜和人文景观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密集的历史文化信息纷至沓来,“八方风雨汇中州的感觉。

在几字弯的东南角,人们可以找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夏朝二里头遗址和中华精神文化源头《周易》的发端地;仅此两项,便足以傲视天下。从汾黄交汇处的后土祠,到盛唐时期的蒲津渡;从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的关到风陵古渡口,挂一漏万地诉说黄河几字弯东南角的点点滴滴,心中升起的,却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永恒自信